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作 者】(意)伽利略(G.Galiei)著 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
【形态项】 600 ; 19cm
【出版项】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4
【ISBN号】 P1-091.3
【原书定价】 ¥1.50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
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脸炙人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科学元典或者是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的丰碑,或者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的构架,或者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科学领域的基石。它们既是昔日科学成就的创造性总结,又是未来科学探索的理性依托。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震撼心灵的著作,它向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的地心说发出了挑战,动摇了“正统宗教”学说的天文学基础。伽利略《关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以确凿的证据进一步论证了哥白尼学说,更直接地动摇了教会所庇护的托勒密学说。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对人类躯体和心灵的双重关怀,满怀真挚的宗教情感,阐述了血液循环理论,推翻了同样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被“正统宗教”所庇护的盖化学说。笛卡尔的《几何》不仅创立了为后来诞生的微积分提供了工具的解析几何,而且折射出影响万世的思想方法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标志着世纪科学革命的顶点,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基础。分别以惠更斯的《光论》与牛顿的《光学》为代表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间展开了长达200余年的论战。拉瓦锡在《化学基础论冲详尽论述了氧化理论,推翻了统治化学百余年之久的燃素理论,这一智识壮举被公认为历史上最自觉的科学革命。道尔顿的《化学哲学新体系》奠定了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开创了科学中的新时代,使19世纪的化学家们有计划地向未知领域前进。傅立叶的《热的解析理论》以其对热传导问题的精湛处理,突破了牛顿《原理》所规定的理论力学范围,开创了数学物理学的崭新领域。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进化论思想不仅在生物学发展到分子水平的今天仍然是科学家们阐释的对象,而且100多年来几乎在科学、社会和人文的所有领域都在施展它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尔式遗传性状传递机理的物质基础,把生命科学推进到基因水平。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和薛定谔的《关于波动力学的四次演讲》分别阐述了物质世界在高速和微观领域的运动规律,完全改变了自牛顿以来的世界观。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的猜想,为当代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维纳的《控制论》揭示了控制系统的反馈过程,普里戈金的《从存在到演化》发现了系统可能从原来无序向新的有序态转化的机制,二者的思想在今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影响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
另一篇内容说明:
十七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重要著作。1642年伽利略开始写作,1632年出版,历时八年。书中总结了他的一系列科学发现,为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学说提供许多新的论据;批判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一译托勒玫)的地心体系,打击了教会的思想统治。因此,伽利略在1633年2月被迫抱病去罗马受审。同年这部书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
全书由四天的对话组成。参加对话的共三人:伽利略的化身、他的朋友和一个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支持者。
在第一天的对话中,伽利略利用1572年和1604年的超新星以及太阳黑子的产生和消失等现象,批判“天地不变”和“天地之间有根本区别”的经院哲学观点。
第二天他用力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惯性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力的合成定律、单摆、相对性原理等)论证地球的自转。
第三天分析行星的运动,论证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当时认为太阳系就是宇宙)。不过,伽利略仍认为行星轨道是圆形,而没有接受开普勒提出的关于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定律。
第四天讨论潮汐问题。
除最后一天外,其余三天中伽利略的主要论点都为后来科学发展所证明。中译本于1974年出版。
目录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导读
致明智的读者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