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公差与技术测量视频教程 40讲 西北工业大学 《2009GCT逻辑考前辅导教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料考试视频教学光盘-简介及下载-教育,考研
首页| 如何下载(?) | 网站地图
大学视频教程网logo点击查看更多 大学视频教程
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 大学视频教程网教育考研 → 《2009GCT逻辑考前辅导教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料考试视频教学光盘

《2009GCT逻辑考前辅导教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料考试视频教学光盘

大学视频教程,璇璇视频教程
资料录入:mutou0615

更新时间:2009-11-16 09:49:00

文件大小:135 MB

语言要求:中文

资料类型:视频资料

下载方式:电驴(eMule)下载
《2009GCT逻辑考前辅导教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料考试视频教学光盘

编辑推荐
权威:与考试大纲同步,由权威机构、资深专家编写。
经典:汇集40万考生使用体验。
严谨:历经6轮讲授、7轮修改完善。
实用:针对在职考生特点精心设计内容、剪裁篇幅。
全面:提供全时段备考用书,覆盖备号全过程。
增值:考前辅导教程系列附赠上网学习卡,提供更多最新备考资料、报考信息和网上专家辅导。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GCT考试指南(大纲)的要求和2009年逻辑测试发展动向,对2008版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对编排体系和各章节的例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本教材更加突出了以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的辅导特色。目的是帮助广大非逻辑背景的GCT考生更好地做好逻辑科目的复习备考,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实际解题能力和综合应试能力。
全书分为三篇和一个附录。上篇: 形式推理; 精编了GCT考纲所要求的逻辑知识体系,内容包括概念、定义、性质命题、三段论、复合命题及其推理、关系推理、模态推理、归纳逻辑、逻辑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中篇: 论证推理; 从论证推理试题的实际出发,全面讲解了假设、 支持、削弱、评价、解释、推论、比较、语义、描述以及综合等十大类题型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下篇: 分析推理; 总结了分析推理试题的特点、解题步骤与解题技法,揭示了排列、分组、规则等主要题型的特征、应试特点和答题技巧。附录部分为应试指南,内容包括2008年逻辑真题及解析、历年逻辑考试总体分析、逻辑复习及答题策略等内容。

目录
上篇 形式推理
第1章 概念与定义
1.1 概念
1.2 定义
第2章 性质命题与直言三段论
2.1 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2.2 直言三段论
第3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3.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3.2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 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与等值推理
3.5 多重复合推理
3.6 二难推理
3.7 命题间的推理关系
第4章 关系与模态
4.1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4.2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5章 归纳逻辑
5.1 归纳推理
5.2 因果关系
5.3 求同法
5.4 求异法
5.5 共变法
5.6 溯因推理
5.7 类比推理
5.8 统计推理
第6章 逻辑基本规律
6.1 同一律
6.2 矛盾律
6.3 排中律
第7章 逻辑运算
7.1 数学思维
7.2 逻辑推断
中篇 论证推理
第1章 概论
1.1 命题基础
1.2 推理方向
1.3 命题原则
1.4 解题原则
1.5 答案判别
1.6 逻辑阅读
第2章 假设
2.1 补充前提
2.2 因果联系
2.3 方法可行
2.4 无因无果
2.5 没有他因
2.6 推理可行
第3章 支持
3.1 肯定假设
3.2 因果联系
3.3 方法可行
3.4 无因无果
3.5 没有他因
3.6 加强前提
3.7 支持结论
第4章 削弱
4.1 否定假设
4.2 因果差异
4.3 反对方法
4.4 无因有果
4.5 有因无果
4.6 因果倒置
4.7 间接因果
4.8 存在他因
4.9 反对前提
4.10 反对结论
4.11 最能削弱
4.12 削弱变形
第5章 评价
5.1 是否假设
5.2 有无他因
5.3 对比评价
第6章 解释
6.1 解释现象
6.2 解释矛盾
第7章 推论
7.1 推出结论
7.2 确定论点
7.3 继续推理
7.4 对比推理
7.5 推论假设
7.6 推论支持
7.7 推论削弱
第8章 比较
8.1 结构平行
8.2 方法相似
第9章 语义
9.1 语义预设
9.2 语义分析
第10章 描述
10.1 推理缺陷
10.2 逻辑评价
10.3 逻辑描述
第11章 综合
11.1 完成句子
11.2 对话辩论
11.3 除了题型
11.4 复选题型
11.5 论证题组
下篇 分析推理
第1章 分析推理概论
1.1 解题步骤
1.2 解题技法
第2章 解题分类指导
2.1 排列问题
2.2 分组问题
2.3 规则问题
附录A 2008年GCT逻辑真题及答案与解析
A.1 2008年GCT逻辑试题
A.2 2008年GCT逻辑答案与解析
附录B GCT逻辑考试分析
B.1 2008年GCT逻辑试题分析
B.2 历年GCT逻辑真题考点分布
B.3 考生在GCT逻辑应试中容易出错之处
B.4 2009年GCT逻辑命题趋势与备考建议
附录C 逻辑复习备考策略
C.1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
C.2 第二阶段:训练提高
C.3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
附录D 逻辑答题策略
附录E 逻辑应考问答

书摘插图
第1章 概念与定义
1.1 概念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要研究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产品。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也影响着概念的内涵。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即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少(即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的数量就越少);反之,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概念间的关系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概念的相容关系有:
(1)同一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两个概念就是同一关系的概念。
(2)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教师”和“教授”这两个概念,前者的外延就包含着后者的全部外延。
(3)交叉关系,是指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工程技术专家”和“工程硕士”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就具有交叉关系。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有:
(1)矛盾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穷尽了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例如,“男人”和“女人”。
(2)反对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没有穷尽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例如,“红色”和“黄色”。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三个要素构成。例如,人分为老、中、青、少、幼。这是一种划分,其中“人”是母项,“老”、“中”、“青”、“少”、“幼”是子项,划分标准是年龄。
划分应满足以下规则:
(1)各子项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不相容的;
(2)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3)每次划分必须使用同一划分标准;
(4)划分不能越级。
在连续划分中,每次划分得到的概念属于同一层次,不同次划分得到的概念属于不同层次。一般地说,对概念分类的标准不一致,把不同层次的概念,或把具有交叉或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称为“概念不当并列”。
在美国出生的正常婴儿在3个月大时平均体重为12~14磅。因此,如果一个3个月
大的小孩体重只有10磅,那么他的体重增长低于美国平均水平。
以下哪_项指出了上项推理中的一处缺陷?
A.体重只是正常婴儿成长的一项指标。
B.一些3个月大的小孩体重有17磅。
C.一个正常的小孩出生时体重达到10磅是有可能的。
D.平均体重增长同平均体重并不相同。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该结论基于的论据仅考虑了平均体重,但该结论考虑的是平均体重增长。其实,平均体重增长和平均体重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该论述是有缺陷的。因此,本题属于偷换概念,将平均体重增长和平均体重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项指出了其推理错误。
A项没有指出短文中的推理错误,B项和C项同短文中的论述并不矛盾,但没有指出论述中的缺陷,故不能为答案。
某个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其中,一个人是哈尔滨人,两个人是北方人,一个人是广东人,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只做服装生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这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这一餐桌上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概念间的关系。
求最少: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只做服装生意,最少5人。
求最多:哈尔滨人肯定是北方人,其他人假设都不重合,那么最多8人。
在某校新当选的校学生会的七名委员中,有一个大连人,两个北方人,一个福州人,两个特长生(即有特殊专长的学生),三个贫困生(即有特殊经济困难的学生)。
假设上述介绍涉及了该学生会中的所有委员,则以下各项关于该学生会委员的断定都与题干不矛盾,除了
A.两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
B.贫困生不都是南方人。
C.特长生都是南方人。
D.大连人是特长生。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大连人一定是北方人,这样按地域涉及的人有3个,特长生2个,贫困生3个,这样如果三者没交叉的话,就是8个人,如下图所示;而题干说有7个人,说明另外还有且只有1个交叉。
A项的断定与题干矛盾。因为如果两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则题干中的介绍最多只能涉及6个人,和题干的假设矛盾。
其余各项与题干均不矛盾。
由甲、乙双方协议共同承建的某项建筑尚未完工就发生倒塌事故。在对事故原因的民意调查中,70%的人认为是使用的建筑材料伪劣;30%的人认为是违章操作;25%的人认为原因不清,需要深入调查。
以下哪项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看来包含矛盾的陈述?
A.被调查的有125人。
B.有的被调查者后来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C.有的被调查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既有建筑材料伪劣的原因,也有违章操作的原因。
D.很多认为原因不清的被调查者实际上有自己倾向性的判断,但是不愿意透漏。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是否意识到,百分比中是否相容的计算值。
1.2 定义
定义包括三个部分: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被定义项就是在定义中被解释和说明的语词、概念或命题。定义项就是用来解释、说明被定义项的语词、概念或命题。定义联项是连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语词,例如“是”、“就是”、“是指”和“当且仅当”等。
通过定义,从而明确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和本质。比如:“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后者的外延并不全部包含在前者的外延之中,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就具有属种关系,前一概念是后一概念的种概念,后一概念则是前一概念的属概念。
给概念下定义最常见的形式是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即:
被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
在上述给“生产关系”这个概念下定义时,“社会关系”是属概念,“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这一性质,就是区别生产关系和一切其他社会关系的种差。
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这个概念就是“劳动产品”这个概念的种概念,“用来交换”就是商品不同于其他种的特有属性称为种差。
下面列出定义的规则:
(1)定义必须揭示被定义对象的区别性特征。
例如:水是一种透明的液体。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揭示水区别于其他液体的特征,不是一个好的或可以接受的定义。
(2)被定义项的外延和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
否则,会犯“定义过窄”或“定义过宽”的错误。所谓“定义过窄”,是指一个定义把本来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排除在该概念的外延之外。所谓“定义过宽”,是指一个定义把本来不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也包括在该概念的外延之中。
(3)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循环定义”的所谓循环,是指在用定义项去刻画、说明被定义项时,定义项本身又需要或依赖于被定义项来说明。例如,有人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三个相关的定义: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
高级神经活动是人的理性活动。
(4)定义项中不得有含混的词语,不能用比喻。
否则,就会犯“定义含混不清”或“用比喻下定义”的错误。例如下面几句话是修辞不是定义: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一“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说明上述定义的不严格?
A.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
B.应该说明平反的操作程序。
C.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及其权威性。
D.对原来重罪轻判的案件进行纠正不应该称为平反。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处理错误的案件包括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和无罪而判。对后两种案件进行纠正都可以叫做平反,而对于第一种进行纠正,不能叫做平反。
下定义必须要求“定义概念的外延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必须完全相等”,本题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一甲:什么是生命?
乙: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什么是有机体?
乙: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以下哪项与上述的对话最为类似?
A.甲:什么是真理?
乙:真理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甲:什么是认识?
乙: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应。
B.甲:什么是逻辑学?
乙: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的科学。
甲: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
乙: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是逻辑规律。
C.甲:什么是家庭?
乙: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甲:什么是社会群体?
乙:社会群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
D.甲:什么是命题?
乙:命题是用语句表达的判断。
甲:什么是判断?
……
此是书的配套视频教学光盘,大家也可以从网盘里下载
http://pickup.mofile.com/7388966315334792

大学视频教程 No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