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课程编写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为一门提高课,是在学生已学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 学史”及若乾个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按照我们的理解,本课程不着重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分析,而是以文学古籍的旧注作为学习的内容。所 谓文学古籍旧注,我们指的是民国以前的古代、近代学才为有关文学的古籍所作的传疏、笺注和说点,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文本阐释的特有方式,也是我国文学传承 的重要载体。通地对它们的具体评述,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学者是如何阅读、阐释作品的,并进而把握他们研究作家、作品所采取的视角和价值体系,这既有利 于扩大学生古代文学的知识领域和学术视野,也为有志于专攻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生指出读书、研究的必要门径。
媒体推荐
绪论
中国文学古籍有许多的流传方式,其中最主要的除了搜罗完备的总集、别集外,最有影响的则当是历代出现的各种体式的注释本。因为它们不仅是后代读者读懂读通 文学古籍的津梁,而且还是存储历代对该作品的具体评价乃至一个时代文学时尚、风气、思想的载体,我们要研究古代文学,研究文学发展,就不能不对之给予高度 的重视。
第一节古籍注释的演进
我国对古籍的注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古籍注释有较大规模的系统的发展,则是经书注释兴起以后的事。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整理的书籍。它们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国家法定的经典,获得了统治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从此,国家政治、经 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以儒家经典的内容为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也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指南。但经书的内容已固定,它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更不能事 事处处完全契合后世封建统治集团的具体需要。因此,必须按照统治阶级的现时利益和不同需求做出新的解释,才能使“法定的经典”充分发挥为现实统治服务的作 用。另外,由于经书毕竟是历史的产物,它的语言文字、它所记录的典章名物和史实,已与后世读者有了距离。不理解的东西,人们是无法奉行的。为了让人们理 解、接受经典,也必须对之加以解释和疏通。于是,随着经书地位的确定,经注也就应运而生了
2绪论c略论文学要籍注释的特色及其学术意义
第一章cc朱熹《诗集传》
第二章cc洪兴祖《楚辞补注》
第三章cc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第四章cc高诱注《战国策》
第五章cc朱熹《论语集注》
第六章cc朱熹《孟子集注》
第七章cc郭庆藩《庄子集释》
第八章cc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第九章cc王先谦《汉书补注》
第十章cc郭茂倩《乐府诗集》
第十一章cc《文选》及其李善注
第十二章cc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
第十三章cc丁晏《曹集诠评》
第十四章cc陶澍《靖节先生集注》
第十五章cc倪璠《庚子山集注》
第十六章cc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第十七章cc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第十八章cc仇兆鳌《杜诗详注》
第十九章cc蒋之翘辑注《唐柳河东集》
第二十章cc《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第二十一章cc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第二十二章cc李壁《王荆公诗注》
第二十三章cc王文誥注《苏轼诗集》
第二十四章cc任渊《山谷诗集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