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是中国之声的一档节目,电台播出时间:07:00:00--07:20:00
《新闻纵横》栏目简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1994年10月1日开播,每天在第一套节目早7点首播,晚9点重播,节目长度20分钟。《新闻纵横》节目是新闻评论性节目,以舆论监督为主,是全国最早开设的广播电视舆论监督性专栏之一。开播8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节目于1995年、1996年连续被中宣部评选为“中央新闻单位十大名专栏”之一,1999年和2001年又获得中国记协评选的“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近年来,《新闻纵横》制作播出了《江苏打假》、《霸州枪击案》、《小良现象》、《对黄淑荣的精神病调查》等一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节目。2002年,该节目被《南方周末》授予“推动舆论自由杰出表现”称号。——《新闻纵横》栏目简介摘自《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问题》
舆论监督节目在中国真正的兴起也就十年的时间,这样的节目并不是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而存在的,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和面对,督促一种更良好的机制建立起来,督促依法治国真的落到实处,督促人治慢慢让位于法治……
——白岩松
《新闻纵横》自1994年10月1日开播以来,是中国广播类新闻评论性节目中最好的拓荒者和耕耘者,在中国听众中重建了广播新闻的声誉。其节目以对重要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背景分析为主,以批评报道、披露内幕见长,锋芒愈磨愈厉,在中国新闻界表现卓越。
——《南方周末》2002年12月26日
我们应该对《新闻纵横》的记者们表示敬意。他们是真正的媒体英雄。我相信,他们的报道会是也必须是历史的一部分。
——卢跃刚
已
撤源的:
2007-02-08:阳光财政,惠及民生(二)
2007-02-09:阳光财政,惠及民生(三)
2007-02-12:《新闻纵横》感动中国特别报道——好人
谢言信(音译)
2007-02-13:希望的田野(上)(关于农村)
2007-02-14:希望的田野(下)(关于农村)
2007-02-15:商品过度包装和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建设
2007-02-16:孩子们的文化春节
本此更新已通过瑞星2007版19.11.10检测
2006-09-21:烈士纪念馆工程背后的疑问
2006-09-22:南京,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
2006-09-25:道德的力量,和谐的声音
2006-09-26:植物园背后的真相(上)
2006-09-27:植物园背后的真相(下)
2006-09-28:重塑主人翁精神
2006-09-29:校园地下娱乐城究竟娱乐了谁
本此更新已通过瑞星2006版18.47检测
2006-08-14:万亩海域围垦之谜(上)——蹊跷的围垦开发合同书
2006-08-15:万亩海域围垦之谜(下)——“幸福洋工程”给谁幸福
2006-08-17:打击.公告之下依旧繁荣的盗版销售
2006-08-18:
绥芬河(音译)一百万元的出租车面子工程
2006-08-21:个别地方监管不力,繁荣的盗版销售难以遏制
2006-08-22:种粮农民的增收困境(上)
2006-08-23:种粮农民的增收困境(中)
2006-08-24:种粮农民的增收困境(下)
本此更新已通过瑞星2006版18.42.01检测
2006-06-19:什么是小康——解读
昆山(音译)小康样本
2006-06-20:污染扩散谁之过?
2006-06-21:高温天气,请大家冷静面对
2006-06-22:
西洼荒(音译)湿地的“圈地运动”
2006-06-23:没有落款的荣誉证书
本此更新(2006/6/19——2006/6/23)已通过瑞星2006下载版18.32.42检测
2006-06-12 :洪水袭击后的福建
南平(音译)
2006-06-13: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2006-06-14:谁动了农民
吴宏祥(音译)的承包地
2006-06-15:"广西文化周"
2006-06-16:五年之后的崭新起点
本此更新(2006/6/12——2006/6/16)已通过瑞星2006下载版18.31.40检测
2006/6/5:黑龙江
望奎(音译)县假种子事件
2006/6/6:红色旅游基地
2006/6/7:利益纠葛当中的郑州咪表(上)
2006/6/8:利益纠葛当中的郑州咪表(下)
2006/6/9: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本此更新(2006/6/5——2006/6/9)已通过瑞星2006下载版18.30.40检测
2006/5/25:山西
左云(音译)矿难
2006/5/26:神婆(巫婆)、神汉
2006/5/29:“黑车”1
2006/5/30:“黑车”2
2006/5/31:三亚隆胸事件启示录(上)——逃走的非法行医者
2006/6/1:三亚隆胸事件启示录(下)
2006/6/2:记者的责任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所带光盘的文件,wma转mp3).rar已通过瑞星2006版18.42.02检测
已通过瑞星2006下载版18.29.41检测(2006/5/25——2006/6/2)
附《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所带光盘的文件(.wma->.mp3),是新闻纵横某期的节目,讲艾滋病的事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
问题
来自新闻纵横的前沿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部
以下摘自《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问题》
为了幸福的痛苦(代前言)
作者:白岩松
一
10年前的1993年,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跳槽到中央电视台,一步三回头谈不上,不舍却是有的。
10年后,眼前摆放着《新闻纵横》一篇又一篇稿件,和中国很近的内容,和理想很近的呼吁,我不禁在想:
如果10年前,就开始有《新闻纵横》这样的节目,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是否还会走?
二
现实只是现实,它并不提供答案,但记者却必须学会更好地面对现实,以便这个国家的未来能选择到不错的答案。
做《新闻纵横》这样的节目,编播人员并不会特别幸福,都是青春时分,都知道日子多点阳光灿烂才轻松一点才快乐一点,但当你选择了以舆论监督为目前的职业,这种轻松与快乐就离自己远了些。
你必须看到爆炸、山难、腐败,以及很多你不愿看到的事,虽然很多公众也知道,但和公众不同的是,你必须看到更多、想到更多,还要深入其中,去和层层复杂的迷雾做斗争,以便事态能展现得更清晰些。甚至有时还要做好准备,你明明知道,这个事情背后还有很多很多,但你,一个记者,也只能和公众了解的一样多。
心,就这样越来越沉重起来,刚开始进入舆论监督时的勇气与铁肩担道义的少年轻狂,就慢慢被一种责任感所代替,一个又一个节目播出去了,周围的掌声也日益响起,却时常开始不自信地问自己:起什么作用了吗?我们改变了什么?
三
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通过一期又一期节目改变了什么。就像到《新闻纵横》来求救的普通百姓,他们去过信访办,去过法院,然后来找媒体,他们的材料大都是复印的,看得出,他们一稿多投,心里都明白,媒体这条路不是惟一的,试一试吧!因为他们听到过,只要播出的节目,大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处理结果还算不错。
但没播出的节目呢?我相信对于《新闻纵横》节目来说,与每天收到的听众寄来的材料相比,播出的节目只是个极小的比例,大多的材料所蕴含的事实都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前途未卜着。
但这并不值得悲观,舆论监督节目在中国真正的兴起也就10年的时间,这样的节目并不是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而存在,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和面对,督促一种更良好的机制建立起来,督促依法治国真的落到实处,督促人治慢慢让位于法治。那个时候,《新闻纵横》门口告状的人少了,该是他们最感幸福的事,但没人知道,那一天离我们是近还是远?
四
从10年前的起步,到如今的遍地开花,舆论监督节目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生存的问题不再困扰我们,发展却是全新主题。
目前的人们,提到舆论监督节目,还是会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但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节目类型还需要被摆放到神坛上,让看节目的人有特殊期待,让做节目的人为幸福而痛苦着吗?舆论监督节目总被单独看待着,是新闻的一种不幸,而在将来,是不是该准备回到新闻本身,让这种节目越来越具有新闻属性而不是政治属性,让这种节目越来越在常态新闻报道中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责,是我们必须期待的。难道还有比更多的知情权与透明度更具有监督色彩的吗?所以,让单点突破后的舆论监督回到新闻大军中,不仅不是一种倒退,反而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星星之火也才能真正燎原。
到那个时候,人们才知道《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纵横》曾经开过一个怎样的头,并曾经怎样艰苦跋涉过。
五
仅有一个焦点访谈是不够的,同样,仅有一个《新闻纵横》也不够,但在过去的日子里,同类的节目毕竟不多,因此彼此之间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之中的酸甜苦辣不用说也能互相分担,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也曾在球场上和《新闻纵横》的兄弟们刀枪相见,平日的盟友变成对手,竟有种更大的乐趣在其中,看着奔跑中的伙伴,不得不感叹,并不年老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经常这样的幸福并轻松,而偏偏是时常痛苦?
只好给自己找一个不错的台阶: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所面对的一切,就算是为了幸福的痛苦吧!
职业荣誉(代序)
作者:卢跃刚
原来,我想当然地认为,在一个电视时代、读图时代,没有人会去听广播。而且,我晚睡晚起的习惯更加强化了这种印象。《问题》这本书帮助我改变了观念。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的同志把部分书稿交给我时,告诉我,每天早晨7点钟播出的《新闻纵横》至少有两千万听众,节目广告两千多万。
这些数字着实吓了我一跳。
一个20分钟的节目,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广告收入,远远超过了那些主流大报,而且还必须说明的是,主流大报的发行没有一家没有强买强卖的嫌疑,而广播的听众则是靠手来“投票”的。你的节目好,我听,节目不好,手指头轻轻一拨,就把你抛弃了,而且你还不能像一些“权威”大报那样不依不饶地打上门去。
听众的选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广告商都是人精,广告跟着影响力走。
社会“影响力”无疑是衡量一个媒体的刚性标准。读者、听众、观众、才不管你是什么局级部级。有影响力的媒体是靠有影响力的编辑、记者来支撑的是由稳定的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来支撑的。否则,媒体的社会功能将会蜕化,编辑、记者的职业能力将会蜕化,真要打仗的时候,可能没有可用之脑,没有可用之人。
这不是危言耸听。君不见一些主流媒体像得了肠功能紊乱综合症,吃啥拉啥,发行量拉稀,每年止不住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