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有着泛黄的古旧色调的封面,封面上按藤杖、坐盘石、醉态萧然的画像,以及酣墨淋漓、云烟满纸的题字,对我来说如同故召唤。一气读完,我又一次走近了苏轼,一个旷世奇才,士大夫心神往的人格典范,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有一派刚直不屈执著风节、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和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的善良心肠。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是因为他的身上包含了最大限的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能使传统文化通过他这个载历久弥新地在当代社会呈放光彩。人们对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之以“苏海”之称。这虽然是片“汪洋渺弥、横无涯际”的海,但少我们可以“走近苏轼”——这四个字是王水照先生去年年底在复旦时一次演讲的题目,而由先生和其弟子崔铭所著的这《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则是我们走近苏轼的极好向导。
著述最忌随人后,何况传主是这样一位旷代伟人。现代为苏轼作传的人很多,最有影响的是林语堂先生,在他老辣恣肆的笔下活跃的完全是“林语堂式的苏东坡”。又如曾枣庄的《苏轼评传》,再现的则是“学者眼中的苏东坡”。在历史学家那里,苏轼是一个夹在北宋变法与反变法斗争之间的政治家。在一般读者的眼里,“一百个读者眼里便有一百个苏东坡”。这《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刻画了这样的苏轼,“决不是一个道貌岸然、可望而不可即的圣贤,而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之中,有血有肉、有着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是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结束语)。于是,传记以平和亲切的姿态、娓娓而谈的方式一下子走近了苏轼,也走近了普通读者,同时,它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实在很多。
内容截图:
目录:
引言 物华地灵铸伟才
第一章 奋厉当世雄鹰出
阴差阳错,苏轼没能成为这次科考的状元
欧阳修的热情奖掖,使苏轼一时之间名满天下
时隔三年,第二次远游,苏轼依然豪情万丈
怀远绎中,风雨之夕,苏轼兄弟相对而坐,握手盟约
怀着致君尧舜的火热理想,苏轰踏上征途
下车伊始,苏轼便勤谨踏实地开展工作
来到处处藏宝的凤翔,酷爱文物的苏轼恰似鱼儿得水
抱着远大理想走上仕途的苏轼,时时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
第二章 世事惟艰力难任
把军权、政权、财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皇帝手中,这是宋朝统治者因势利导的必然选择,同时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面对积贫积弱的尴尬局面,神宗深感屈辱,决心锐意求治,富国强兵。雷厉风行的王安石受命执政
神宗与王安石,义无反顾,冲破一切障碍向前走,却犯下一个难以弥补的战略性错误
苏轼无条件地站到了反变法派的一边
在王安石眼中,苏轼不过是一介书生。然而书生空论,虽不能左右大局,却也会产生不小的舆论影响
在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的鼓舞下,苏轼为他所认定的真理进行倔强的争执
每逢休假日,文同总是邀请苏轼一道写字作画
文同“字画病”的话头启发了苏轼的灵感
苏轼与变法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了
苏轰深感人心险恶,再也不愿在这是非之地呆下去了
七月,苏轼携一家大小乘船离京
苏轼一路上意兴阑珊,深深沉浸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
第三章 德泽雅韵满余杭
第四章 惟有悯农心尚在
第五章 柏台霜气夜凄凄
第六章 吟啸涂行迎风雨
第七章 三咏赤壁成绝唱
第八章 投老江湖终不失
第九章 华灯飞盖寓京华
第十章 四任知州泽生民
第十一章 白头萧散谪岭海
第十二章 皇天后土同悲悼
结束语 浩瀚渊深赞“苏海”流风余韵遗人间
附录一 苏轼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二 苏轼著作重要版本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