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两晋是西晋和东晋。继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公元265年,司马氏从曹魏手中取得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西晋在公元280年灭吴,统一了中国。但西晋的统一极为短暂,到公元316年就在北方少数民族贵族进攻下灭亡了。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大乱时期,南方则建立了东晋。北方十六国最后被北魏统一;北魏以后又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对峙,称为北朝。南方继东晋之后,又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称为南朝。南北朝长期对峙,战争频繁。最后北周灭北齐,北周又为隋所取代。公元589年,隋灭陈,中国又重归统一。两晋南北朝历时324年(265-589)。
两晋南北朝是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情况最复杂的时期,社会上各种矛盾交错纠缠,大大小小的政治实体合纵连横,本书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微观考证和宏观论述的结合,对这一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现象如门阀的兴衰及背景、专役户与社会阶层的变动、田制的本质及其在本时期突出之原因的剖析,进行了一些新的阐述;重新审视了这段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及其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影响。两晋南北朝又是一个分裂与动乱充斥的时期,但其最后趋向于统一与融合,不能不归于文化的强大力量。本书的重点在于注意到文化在历史演变中所起的作用。文化的影响虽常无形而迟缓,但深沉而不可抗拒,征服者总是被所征服者的较高文明与文化征服。作者还认为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人们的利益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而且表现在精神上,所以民族与宗教的差别,往往成了这种利益冲突的特殊表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吕先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吸取了作者和杨、吕诸先生的校订成果,并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本书的对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介绍:
吕思勉先生,字诚之,笔名駑牛、程芸、芸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诞生於江苏常州十子街的吕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农曆八月十六日)病逝於上海华东医院。吕先生童年受的是旧式教育,六岁起就跟随私塾教师读书,三年以后,因家道中落而无力延师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导教学。此后,在父母、师友的帮助下,他开始系统地阅读经学、史学、小学、文学等各种文史典籍。自二十三岁以后,即专意治史。吕先生夙抱大同思想,毕生关注国计民生,学习新文化,吸取新思想,与时俱进,至老弥篤。
吕先生长期从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九0五年起开始任教,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一九0七年)、常州府中学堂(一九0七年至一九0九年)、南通国文专修科(一九一0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等学校任教。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先后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其后,又在瀋阳高等师范学校(一九二0年至一九二二年)、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上海沪江大学(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光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其中,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最久,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一年,一直在该校任教授兼历史系系主任,并一度担任该校代校长。一九五一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光华大学并人华东师范大学,吕先生遂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先生是教学与研究相互推动的模范,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吕先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术史、史学史、历史研究法、史籍读法、文学史、文字学等方面写下大量的论著,计有通史两部:《白话本国史》( 一九二三年)、《吕著中国通史》(上册一九四。年、下册一九四四年);断代史四部:《先秦史》(一九四一年)、《秦汉史》(一九四七年)、《两晋南北朝史》(一九四八年)、《隋唐五代史》(一九五九年);近代史一部:《吕著中国近代史》(一九九七年);专著若干种:《经子解题》(一九二六年)、《理学纲要》(一九三一年)、《宋代文学》(一九三一年)、《先秦学术概论》(一九三三年)、《中国民族史》(一九三四年)、《中国制度史》(一九八五年)、《文字学四种》(一九八五年)、《吕著史学与史籍>>(二。。二年) ;史学论文、札记及讲稿的汇编三部:《吕思勉读史札记》(包括《燕石札记>>、《燕石续札》,一九八二年)、《论学集林》(一九八七年)、《吕思勉遗文集》(一九九七年);以及教材和文史通俗读物十多种,著述总量超过一千万字。他的这些著作,声名广播,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在港臺、国外仍有多种翻印本和重印本。吕先生晚年体衰多病,计划中的六部断代史的最后两部《宋辽金元史》和《明清史》,已做了史料的摘录,可惜未能完稿,是为史学界的一大遗憾。
内容截图: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晋初情势
第一节 政俗之敝
第二节 戎狄之患
第三节 封建之制
第三章 西晋乱亡
第一节 齐献王争立
第二节 八王之乱上
第三节 八王之乱下
第四节 洛阳沦陷
第五节 长安倾覆
第六节 巴氐据蜀
第七节 张氏据河西
第八节 鲜卑之兴
第九节 荆扬丧乱
第四章 东晋初年形势
第一节 元帝东渡
第二节 北方陷没
第三节 东晋初年内乱
第四节 成康穆间朝局
第五章 东晋中叶形势上
第一节 刘石兴亡
第二节 后赵盛衰
第三节 冉闵诛胡
第四节 庾氏经营北方
第五节 桓温灭蜀
第六节 殷浩桓温北伐
第七节 桓温废立
第六章 东晋中叶形势下
第一节 秦灭前燕
第二节 秦平凉州仇池
第三节 秦平铁弗氏拓跋氏
第四节 肥水之战
第五节 后燕后秦之兴
第六节 秦凉分裂
第七节 拓跋氏再兴
第八节 后燕分裂灭亡
第九节 秦夏相攻
第七章 东晋末叶形势
第一节 道子乱政
第二节 孙恩之乱
第三节 桓玄篡逆
第四节 宋武平南燕
第五节 宋武平卢循谯纵
第六节 宋武翦除异己
第七节 宋武暂平关中
第八节 魏并北方
第八章 宋初南北情势
第一节 宋初内衅
第二节 拓跋氏坐大上
第三节 拓跋氏坐大下
第四节 宋初与魏兵衅
第五节 义民抗魏上
第六节 义民抗魏下
第七节 魏太武南寇
第九章 宋齐兴亡
第一节 元凶弑逆
第二节 孝武世诸王之祸
第三节 前废帝之败
第四节 子勋败亡
第五节 宋失淮北
第六节 明帝诛戮宗室大臣
第七节 宋治盛衰
第八节 后废帝之败
第九节 齐高篡宋
第十章 齐粱兴亡
第一节 齐武文惠猜忌杀戮
第二节 郁林王之败
第三节 明帝诛翦高武子孙
第四节 齐治盛衰
第五节 东昏时内外叛乱
第六节 梁武代齐
第十一章 元魏盛衰
第一节 冯后专朝
第二节 孝文迁洛
第三节 齐魏兵争
第四节 梁初与魏战争
第十=章 元魏乱亡
第一节 魏政荒乱上
第二节 魏政荒乱下
第三节 北方丧乱
第四节 尔朱荣入洛
第五节 粱武政治废弛
第六节 粱纳元颢
第七节 孝庄帝杀尒朱荣
第八节 齐神武起兵
第九节 魏分东西
第十节 东西魏争战
第十三章 梁陈兴亡
第一节 侯景乱梁上
第二节 侯景乱梁中
第三节 侯景乱粱下
第四节 江陵之变
第五节 陈武帝却齐师
第六节 陈平内乱上
第七节 陈平内乱中
第八节 陈平内乱下
第十四章 周齐兴亡
第一节 齐篡东魏
第二节 文宣淫暴
第三节 孝昭武成篡夺
第四节 武成后主荒淫
第五节 周篡西魏
第六节 周齐兵事
第七节 陈取淮南
第八节 周灭北齐
第九节 陈失淮南
第十五章 南北统一
第一节 隋文帝代周
第二节 陈后主荒淫
第三节 隋并梁陈
第十六章 晋南北朝四裔情形
第一节 东方诸国
第二节 南方诸异族之同化
第三节 林邑建国
第四节 海南诸国
第五节 海道交通
第六节 北方诸异族之同化
第七节 羌浑诸国
第八节 西域诸国
第九节 柔然突厥兴亡
第十节 东北诸国
第十七章 晋南北朝社会组织
第一节 昏制
第二节 族制
第三节 户口增减
第四节 人民移徙
第五节 各地方风气
第十八章 晋南北朝社会等级
第一节 门阀之制上
第二节 门阀之制下
第三节 豪右游侠
第四节 奴客部曲门生
第十九章 晋南北朝人民生计
第一节 物价工赀赀产
第二节 豪贵侈靡
第三节 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 侈靡之禁
第五节 借贷振施
第二十章 晋南北朝实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钱币上
第五节 钱币下
第二十一章 晋南北朝人民生活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 衣服
第四节 宫室
第五节 葬埋
第六节 交通
第二十二章 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第一节 政体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选举
第五节 赋税
第六节 兵制
第七节 刑法
第二十三章 晋南北朝学术
第一节 学校
第二节 文字
第三节 儒玄诸子之学上
第四节 儒玄诸子之学下
第五节 史学
第六节 文学美术
第七节 自然科学
第八节 经籍
第二十四章 晋南北朝宗教
第一节 旧有诸迷信
第二节 佛教流通
第三节 道教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