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原 名 金山县志
◎出版时间 1983年3月
◎国 家 中国
◎类 别 人文社科-历史
◎版 本 1983年3月台1版
◎语 言 繁体中文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MB
◎页 码 878页
◎作 者 (清)常琬修,焦以敬等纂
◎译 者
内容介绍:
乾隆十七年(1752)原刊,焦以敬、常琬等纂修。后有民国十八年(1929)高燮重印本。1983年台1版影印。
清雍正四年(1726年),自娄县分金山县。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县常琬,召集士绅、文人20余人,议商修志其事。根据娄县县志纲目,自图经而外,设有建置、星野、疆域、山水、城池、公署、职官、秩祀、学校、田赋、仓谷、盐政、兵防、海塘、水利、名宦、科目、封荫、人物、坊表、第宅、坟墓、桥梁、古迹、寺观、风俗、物产、祥异、兵燹、遗事、艺文等分志,计6册20卷31条目。由常琬自兼总裁,聘焦以敬为总纂,王丽天、夏益万、李兴宗、曹鉴咸、焦以恕、焦绍祖、沈维镛、胡德星、杨开基、徐学烜、施士恺、顾成式、严丙征等13人为纂辑,姚培益、周宗濂、沈于鹏为复阅,陈宝麟,姚锦、莫逊田、徐照、方凌霄、汪锦江、方谷、黄荣年、董振宗、沈祚泽、姚培学等11人为采访,顾成式、俞谦益为董事,周正心、张正、徐元雄为督刊。初,借东林禅寺设修志局,后以东林寺游人、香客来往杂沓,影响工作,遂迁南浦焦家村焦以敬家,继续编写。经过3年努力,于乾隆十六年完成《金山县志》,即后来所称的《乾隆焦志》。
焦以敬(生卒年不详),字惺持,号侍江征士。松隐乡人。焦袁熹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招征精通性理之学者,经面试,赐进士,授庶常。乾隆四年(1739年)授山西洪洞知县,三年后,改任屯留,甚有政绩。时晋中(山西)征收钱粮对士绅向有优免之例,加重了贫苦农民的负担。他熟察民情,详请均摊田亩以解民困,并排除权贵阻挠,坚持立法,把累年积弊,全部豁除,百姓皆感其德,邻县亦效法。同时,建慎交书院,捐俸延名师授课,士风为之一变。在任,听讼断案,合情合理,民有“慈心铁面”之赞。晚年以病乞归。乾隆十三年,主编《金山县志》,至乾隆十五年成稿,共20卷,纲目得体,记述清晰,为保存本县历史资料作出重大贡献。后卒于家,著有《侍江文集》、《舆中草》10卷。
相关资料:
历代修志始末(金山县)
乾隆年间修志 清雍正四年(1726年),自娄县分金山县。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县常琬,召集士绅、文人20余人,议商修志其事。根据娄县县志纲目,自图经而外,设有建置、星野、疆域、山水、城池、公署、职官、秩祀、学校、田赋、仓谷、盐政、兵防、海塘、水利、名宦、科目、封荫、人物、坊表、第宅、坟墓、桥梁、古迹、寺观、风俗、物产、祥异、兵燹、遗事、艺文等分志,计6册20卷31条目。由常琬自兼总裁,聘焦以敬为总纂,王丽天、夏益万、李兴宗、曹鉴咸、焦以恕、焦绍祖、沈维镛、胡德星、杨开基、徐学烜、施士恺、顾成式、严丙征等13人为纂辑,姚培益、周宗濂、沈于鹏为复阅,陈宝麟,姚锦、莫逊田、徐照、方凌霄、汪锦江、方谷、黄荣年、董振宗、沈祚泽、姚培学等11人为采访,顾成式、俞谦益为董事,周正心、张正、徐元雄为督刊。初,借东林禅寺设修志局,后以东林寺游人、香客来往杂沓,影响工作,遂迁南浦焦家村焦以敬家,继续编写。经过3年努力,于乾隆十六年完成《金山县志》,即后来所称的《乾隆焦志》。
道光、咸丰年间修志 道光年间,邑人姚汭,鉴于《乾隆焦志》记载尚多缺略,曾增修《金山县志》,但未成书而逝世。后同里钱熙泰得其稿,邀集吴江董兆熊等人,私人捐资继续编写,修成了《金山县志稿》。对建县近150年来的变迁史实,颇多考证,惜未能刊印。姚志稿早已失传,钱氏志稿现存于上海图书馆古籍部,系清咸丰八年(1858年)孤本。咸丰《金山县志稿》部分卷章,流传台湾,台北书店曾刊印影印本出售。光绪年间,所重修的《金山县志》,即根据钱氏志稿增修而成。
光绪年间修志 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龚宝琦,恢复修志局,承修县志,志未竣而他调。继任知县崔廷镛,兼纂修官,聘黄厚本为总纂,朱兆兰为提调官,程维屏、袁昌荣为修辑,吴履刚、黄昭瑜、张芳培为复阅,陈治安、沈其祥、曹昌墀、莫鸿铨、张振声、沈世珩、沈应甲等7人为参校,沈廷桂、陆朝栋、沈世璜为校录,陈邦棫、黄寅清、彭厥昌、范骏声、莫泰来、何福谦、沈均、金其光、何荣生、高桂、俞骥超、王观澜、袁昌杰等13人为采访,夏启承为绘图,黄坤征为收掌,钱铭勋为捐刊。这部重修的《金山县志》,于光绪四年(1878年)告成。共8册30卷,为表4:沿革、疆域、职官、选举;为志8:山川、建置、赋役、名迹、学校、艺文、武备、志余;为传12:名宦、仕绩、儒林、文苑、孝友、忠节、义行、隐逸、艺术、游寓、方外、列女。即后来所简称的《光绪黄志》。
民国年间修志 民国7年(1918年),奉省令成立县修志局,并聘张堰高燮(吹万)负责总纂续修《金山县志》。高燮发表《金山县修志体例》、《编纂细则》、《采访细则》等3文,作为编修县志的总体设计和规章制度。拟订县志纲目计15卷、分志95章:《舆地志》4章:沿革、疆域、山水、风土;《建置志》9章:城池、官署、市镇、村庄、桥梁、津渡、仓库、善堂、公所;《水利志》7章:海塘、塘工、取土、修筑、河道、开凿、疏浚;《财赋志》8章:田亩、赋额、户口、关榷、杂税、盐法、积贮、自治经费;《教育志》5章:义塾、书院、学校、教育会、劝学所;《军警志》7章:兵制、防汛、水师、征兵、团防、兵事、警察;《实业志》7章:农会、农业、商会、商业、工作品、物产、赛会;《交通志》5章:道路、航路、邮政、民局、电报;《祠祀志》4章:文庙、祠典、杂祀、寺观;《名迹志》5章:古迹、坊表、第宅、园林、祠墓;《艺文志》5章:经部、史部、子部、集部、金石;《职官志》3章:官制、文职、武职;《选举志》10章:贡生、举人、进士、武科、荐辟、封赠、袭荫、旌奖、仕进、议员;《人物志》14章:乡贤、儒林、孝友、节义、文学、武功、高隐、独行、艺术、名宦、宾师、游寓、列女、方外;《杂志志》2章:祥异、轶事。此外,还延聘里人学者姚石子、高煌、朱乐天、方冲之、曹中孚等20余人为编纂员和采访员。张堰姚石子花了20多年的精力,完成《续修金山县志》的《艺文志》,手稿现存于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成为珍本。松隐朱乐天完成《续修金山县志》的《舆地志》,手稿一册现存于金山县图书馆。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全志未能完成。
民国14年(1925年),金山县议事会议事员陈光辉、姚谦提议纂修《金山县志》,但仍议而未行,毫无结果。民国16年,高燮再次倡议编纂《金山县志》,仍以民国7年其所拟订的体例、采访、编纂细则为依据,进行集稿整理,无奈连年天灾人祸,当局无意考虑,此事又被迫中止。抗战前后,金卫王杰士、吕巷朱履仁、张堰方冲之和曹中孚、朱泾沈思期等人,眼见本县修志工作,历经多年,终难集稿,恐无成书之望,遂发起编印《金山县鉴》共4期,分别出版于民国24年、民国25年、民国35年及民国37年。然记载均甚简略。
内容截图:
目录:
金山县志序
重印金山县旧志序
金山县志目录
凡例
金山县图经目次
金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