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概况及地图新战争论 沈伟光军事战略研究丛书
《新战争论》基本信息
.作者: 沈伟光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7308024814
·条码:97873080248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丛书名:沈伟光军事战略研究丛书
--------------------------------------------------------------------------------
内容简介
信息战的到来,对战争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是领导者意志发泄的一种形式,这就要有一个场所,也就是战场。
《新战争论》除了谈论笇战外,还谈了信息社会、思维战和新战略等问题。
思维战概念也是笔者首先提出,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共识,但国外有学者开始涉足,想未来也会把这个课题推到重要位置。编者认为,信息战的精华是控制的,控制人的思维,这也就是思维战之生命力所在。
信息社会的问题,是西方学者最先提出的。笔者虽然从西方学者的著作中汲取了不少营养,但也有一些被时间证明的观点,如信息边疆,信息警察,信息工厂,信息联盟,回家打仗,信息化军队,等等。
《新战争论》作者以军人的冷峻、学者的深刻爱国者的热忱、诗人的浪漫让本书告诉你一种全新的战争观念,一种颇有前途的战略思想!
--------------------------------------------------------------------------------
媒体推荐
自序
我和军事战略研究
我的军事战略研究可以分两个时期。
1985年以前主要是打基础。
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可选择的文娱活动,家里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叫做“熊猫”的无线电收音机,受我的好奇心驱使“分解组合”几次后,“革命样板戏”从此就从我们家里消失了,记得父亲还夸我有敢闯精神,说“万一插队落户,可以在生产队里当电工”,还“开后门”送我到少年宫的电工班去培训。所以我对儿子辈少看书非常理解,现在的娱乐方式很多,获得知识的渠道也很多,社会上的书籍更是鱼龙混杂,有时我真希望他少读些书,多享受些社会文明带给我们的、适合他们的精神物质生活,而不是我们那时候单调、枯燥、强制性的文化生活。在当时,偷偷摸摸借阅又旧又破、没头没尾的“毒草”小说是最大的享乐了,有时一本书
的借阅时间只有一晚或一个上午,那只能等父母睡着了到厨房间悄悄地看,要么在上课时一心二用偷偷看,缘由这些可看的书大多是“毒草”,家长、老师发现后要被没收。看书、写作成了我的全部业余生活,这也使我对作家有着特殊的崇拜,痴迷程度绝不亚于现在的追星族。9岁那年,我开始就向报社、杂志社投稿,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写,创作的欲望和亢奋包围着我,直到19岁被北京一家军方杂志社在一篇来稿综述中引用我投的稿件中的一句话,算过上了铅字
瘾为止。10年间记不清写过多少文字,在1978年最“疯狂”,连队在农场劳动,非常辛苦,非常疲劳,而写作的劲头却非常足,向报社投稿300多篇未采用却不气馁,在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中寻找快乐,也许越是体力疲乏越需要精神饱满来弥补,也更能体验精神创造的愉悦,更加珍惜自己的精神产品。
立志当作家,对我来说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我1966年上小学,1976年底入伍,以后的学历一直是高中肄业。“文革”的特殊时期决定我不可能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我现在的记忆中,10年学生生涯所学的知识对我人生经历并没有很重要的帮助,现在所获得的都是靠自学来的。学校的深造,智者的点拨很重要,但知识的更新,接受终生教育更重要,这主要靠自学。
大量阅读写作是开展研究的基础,脑与手要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要有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满脑子想法要用文字表述出来,就首先要知道你的表述别人是否有过,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检索,过去主要靠博览群书;为查找一个贴切的例子,可能要翻看数百倍的资料;有时为了找到一个似是而非的字、一句成语,可以翻上几部工具书;那时哪有电脑打字、排版,为了誊清一页稿纸,需要付出誊写几张的代价……苦是苦了点,方法也笨了些,获得的却是非常珍贵和永恒的。有时真羡慕现在的学生,发发文章如儿戏,因为机会太多了,当然现在的文字也不像那个时期稀罕了。现在很少有人说靠稿费养家糊门的,出版书还要自己贴钱。小时候写稿,悄悄的干,怕别人看到说你有非分之想;一旦发表不了,又怕丢人现眼。现在写书,就怕没有人看,甚至书还没有写就开始“炒题材”了。这与时代发展有关,今天已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像互联网上的平台,别人看你的东西、关注你,就是给你机会!
写作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一篇文章不能缺一句话,掉一个字,否则就会词不达意、文不成章了。搞战略研究,有时比搞自然科学研究更要严谨。自然科学研究发生偏差无非是研究本身的失败,而战略研究发生偏差,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甚至几个世纪。胡适先生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有一定哲理的。但是,再大胆的想像,也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只能是一个幻想罢了。尤其是搞未来研究、战略研究,不可测的事物、不确定的因素、令人虚幻的东西太多了,需要选好角度和高度,更需要有严谨细致的作风。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必须要扎扎实实、逐字逐句地耕耘,需要坚强的毅力。这种毅力的动力来源两个方面,一是被动的,为了一种目的,把写作当成职业了;二是自发的热忱,我比较欣赏的话是——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和平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最重大的主题,和平的对立面就是战争,要和平就要遏制战争,而军事战略研究又是战争理论“金字塔”的塔尖,凭个人力量和业余“打造”,很难有人能够锻铸出好钢的。我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彷徨过。徘徊过,也退缩过,实现追求的途径有万千条,我却走了一条最寂寞、最艰难、风险最大的不归路,缘由对写作、对和平的热爱!
一个人的“悟”性对提高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做学问要不耻下问,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凭我个人经验来看,任何问题还是在脑袋里多停留些时间为好!养成揣摸、顿悟的习惯,这对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非常有益。小时候你提的问题别人还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年长了、到一定层次后你提的问题别人多数回答不了了。怎么办?只要你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在未知世界的神秘王国里自由遨翔。
1985年以前,凭着一腔热忱和勤奋,写作了大量的文稿,发表了上百篇文章,虽然内容很杂,但为自己今后的军事战略研究奠定了基础。如果说过去对写作、对研究始于热忱和激情,更多的是盲目的、兴趣式的写作和研究,而这以后更多的是理性,写作目标也日益明晰,即从赢得战争到遏制战争,进而设计文明战争、理想战争,追求和平因素增长点。
搞战略研究,需要具有战略意识,而这不是生来便有的,是从实践和学习中得来的。现在要完全靠直接的经验解决问题是不能了,也没有必要。知识爆炸,信息共享,解决问题的办法、渠道非常多,间接的经验甚至比直接的经验更权威、更有效,但必要的实践、越来越难以得到的直接经验,显得更为重要、尤为珍贵。15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对军队、对战争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感性认识。地方工作的阅历,对自己很快适应非军事工作、掌握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识,扩大、提高思考问题的领域和层次,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我这样的经历和机遇,以及抓住机遇的敏锐力和果敢力,要想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很难想像的。
战略决策权固然握在最高决策人手中,然而,培养战略意识,开展战略研究,决不仅仅是决策者的事。其实,研究战略问题同研究战术问题花的功夫是一样的,关键是一个高度。
……
--------------------------------------------------------------------------------
《新战争论》目录
前言
上篇 信息社会
第一章 信息概说
第二章 新大陆
第三章 科学技术助推力
第四章 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节 太空人
第二节 奇妙的世界
第三节 高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第五章 未来设计
第一节 信息工厂
第二节 信息边疆
第三节 信息联盟
第四节 信息经济
第五节 信息警察
第六章 世界大战扫描
第一节 外星人攻击地球
第二节 《周易》与军事
第三节 威慑战略
第四节 高技术战争
附一: 筑起第五维“万里长城”——关于建设“信息边界”的思考
一、“防火墙”与“信息边界”
二、从“国境线”到“第五维边界”
三、何处设防与如何设防
中篇 信息战
第七章 不流血的战争
第一节 心理战
第二节 理论威慑
第三节 潜力抗衡
第四节 战略竞争
第五节 舆论争夺
第六节 情报战
第八章 世界战争新动向
第九章 当今世界军事革命的重心
附二:信息战与新战略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