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广告原理与实务视频教程 10个文件 南开大学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DJVU]-简介及下载-科技,科普
首页| 如何下载(?) | 网站地图
大学视频教程网logo点击查看更多 大学视频教程
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 大学视频教程网科技科普 →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DJVU]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DJVU]

大学视频教程,璇璇视频教程
资料录入:cxy88

更新时间:2008-11-02 00:15:00

文件大小:411 MB

语言要求:中文

资料类型:电子书

下载方式:电驴(eMule)下载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DJVU]

作者:吴国盛 著
出版项: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58787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宽广的人文视角审视科学发展历程史佳作。它通过对科学家生平及科学发现过程生动而激情的叙述,对人类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意义和价值的精当评述,以及对人类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宇宙观、世界观的不断深化的阐扬,同时,借助大量精美的图片,气势恢宏又通俗生动地描画出五千年人类文明史科学发展的历程。
该书资料充分、内容可靠,图文并茂,难能可贵的是对科学发展的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有精彩描绘,使得该书有更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作者简介:
吴国盛:男,1964年9月5日生于湖北省武穴市。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攻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1986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1997年被破格晋升,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99年12月被批准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目录:
封面 1
书名 2
版权 3
第一版序 周光召 4
第二版序 席泽宗 5
第二版 自序 6
目录 10
绪论 19
第一章 科学史的意义 21
1.科学史有助于理科教学 22
2.科学史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 25
3.科学史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 28
第二章 科学史的方法 31
1.科学史与技术史:哲学家传统与工匠传统 31
2.思想史与社会史 34
3.综合史与分科史、断代史、国别史 36
第三章 五千年的历程 37
第一卷 东方:古老文明的源头 43
第一章 从自然史到文明史 45
1.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45
2.地球演化与生命起源 48
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49
4.文明史的序幕 51
第二章 东方的四人古老文明 55
1.埃及 55
2.美索不达米亚 59
3.印度 63
4.中国 66
第二卷 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71
第三章 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 73
1.希腊奇迹 73
2.光大东方科学遗产 74
3.希腊奴隶制与城邦民主制 77
4.希腊思维方式与科学精神的起源 78
第四章 希腊古典时代的科学 81
1.第一个自然哲学家泰勒斯 82
2.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85
3.芝诺的运动悖论 87
4.原子论思想 90
5.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91
6.智者与希腊数学三大难题 92
7.默冬周期的发现 94
8.柏拉图学园: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 95
9.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97
10.希腊建筑 99
第五章 希腊化时期的科学 101
1.亚历山大里亚 102
2.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103
3.阿里斯塔克:日心说的先驱 105
4.古代科学巨匠阿基米德 106
5.埃拉托色尼测定地球大小 110
6.希帕克斯创立球面三角 111
7.希罗与亚历山大里亚的技术成就 112
8.希腊天文学的集大成者托勒密 113
9.希腊医学的集大成者盖伦 114
10.代数学的创始人刁番都 115
第六章 罗马帝国时期的科学 117
1.罗马性格与希腊气质 118
2.儒略历的诞生 118
3.卢克莱修与《物性论》 119
4.维特鲁维:建筑学之鼻祖 120
5.塞尔苏斯与罗马医学的百科全书 121
6.普林尼与《自然史》 121
7.罗马人的技术成就 123
第三卷 中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 127
第七章 古典文化的衰落与欧洲黑暗年代 129
1.基督教的兴起 129
2.西罗马帝国灭亡 130
3.柏拉图学园被封闭 131
4.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 132
5.蛮族人侵与五百年黑暗年代 133
6.波依修斯:漫漫长夜中的微弱星光 134
第八章 阿拉伯人的科学与技术 135
1.阿拔斯朝与阿拉伯科学的兴盛 136
2.贾比尔:炼金术之父 137
3.花拉子模与阿拉伯数学 140
4.阿尔。巴塔尼与阿拉伯天文学 141
5.阿尔.哈曾与阿拉伯物理学 142
6.阿维森纳与阿拉伯医学 142
7.阿维罗意与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复活 144
第九章 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145
1.农学 145
2.中医药学 148
3.天文学 152
4.数学 157
5.陶瓷技术 161
6.丝织技术 162
7.华夏建筑 163
第十章 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167
1.纸的发明与西传 167
2.印刷术 169
3.火药与炼丹术 171
4.指南针与航海技术 172
第十一章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175
1.明末四大科技名著与传统科学技术体系的终结 175
2.满清社会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176
3.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176
4.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及其原因 178
第十二章 中世纪后期欧洲学术的复兴 181
1.十字军东征与欧洲学术的复兴 181
2.大学的出现 182
3.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的峰巅 183
4.罗吉尔.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 184
5.城市与教堂建筑 186
第四卷 l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 187
第十三章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地理大发现 189
1.意大利文艺复兴 189
2.列奥那多.达.芬奇 191
3.宗教改革与人的解放 193
4.罗盘、枪炮、印刷术和钟表的出现 194
5.地理大发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196
第十四章 哥白尼革命 203
1.中世纪的宇宙结构 203
2.哥白尼革命 204
3.布鲁诺 207
4.第谷。布拉赫:天才的观测家 208
5.开普勒:天空立法者 211
第十五章 新物理学的诞生 215
1.伽利略:近代物理学之父 215
2.斯台文的静力学研究 221
3.吉尔伯特的磁学研究 221
4.真空问题:托里拆利、帕斯卡、盖里克与波义尔 223
5.胡克与弹性定律 226
6.惠更斯:摆的研究 227
7.牛顿力学的建立 229
第十六章 从炼金术到化学 235
1.帕拉塞尔苏斯:医药化学的创始者 235
2.阿格里科拉:近代矿物学之父 236
3.赫尔蒙特 236
4.波义尔:近代化学的诞生 237
第十七章 近代生命科学的肇始 239
1.维萨留斯的《人体结构》 239
2.血液循环的发现:塞尔维特、法布里修斯和哈维 244
3.显微镜下的新世界:马尔比基、列文虎克、胡克和斯旺麦丹 247
第十八章 机械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251
1.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52
2.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254
3.伽利略与牛顿的科学方法 256
4.伽桑狄、波义尔与原子论的复兴 257
5.自然的数学化与机械自然观的确立 257
第十九章 科学活动的组织化与科研机构的建立 259
1.意大利:自然秘密研究会、林琴学院、齐曼托学院 259
2.英国:哲学学会、皇家学会 262
3.弗拉姆斯特德、哈雷与格林威治天文台 263
4.法国:巴黎科学院 268
5.皮卡尔、卡西尼与巴黎天文台 269
6.莱布尼兹与柏林科学院 271
第五卷 18世纪: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 273
第二十章 技术发明与英国产业革命 275
1.纺织业的发展与纺织机的发明和改进 275
2.蒸汽动力机的发明、制造与使用:巴本、纽可门、瓦特 277
3.钢铁冶炼技术的革新 281
4.化工技术的发展 282
第二十一章 法国启蒙运动与科学精神的传播 283
1.启蒙运动与牛顿原理在法国的传播 283
2.《百科全书》 285
3.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科学 287
第二十二章 力学的分析化与热学、电学的早期发展 291
1.运动量守恒与活力守恒原理的建立 291
2.从矢量力学到分析力学:达朗贝尔、莫培督、欧拉、拉格朗日 292
3.计温学的发展:阿蒙顿、华伦海、摄尔修斯 295
4.量热学与热质说:布莱克 296
5.摩擦电研究:迪费、马森布罗克、富兰克林 297
6.流电研究:伽伐尼、伏打 301
7.静电的定量研究:卡文迪许与库仑 303
第二十三章 18世纪的天文学 305
1.拉普拉斯:集天体力学之大成 305
2.布拉德雷与光行差 307
3.赫舍尔的天文观测 308
第二十四章 化学革命 313
1.燃素说:斯塔尔 313
2.气体研究与氧的发现:普利斯特列、舍勒 314
3.拉瓦锡的化学革命 317
第二十五章 进化思想的起源 323
1.生物分类学:林奈 323
2.进化思想的肇始:布丰 326
3.地质学中的水火之争:维尔纳与赫顿 328
4.拉马克:进化论的伟大先驱 330
第六卷 19世纪: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 333
第二十六章 19世纪的电磁学 335
1.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安培 335
2.欧姆定律 337
3.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 338
4.电磁理论之集大成:麦克斯韦 342
5。电磁波的实验发现:赫兹 344
第二十七章 19世纪的光学 345
1.波动说与微粒说的对立 345
2.波动说的复兴:托马斯.杨、菲涅尔 346
3.光速的测定:菲索、傅科 347
4.光谱研究:夫琅和费、基尔霍夫 348
5.光学与电磁学的统一 350
第二十八章 热力学与能量定律的建立 351
1.热之唯动说:伦福德伯爵、戴维 351
2.热力学的建立:卡诺 352
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迈尔、焦耳、赫尔姆荷兹 353
4.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耗散定律:开尔文、克劳修斯 356
第二十九章 物理和化学中的原子论的兴起 359
1。气体定律与气体模型 359
2.分子运动论:克劳修斯、麦克斯韦、玻尔兹曼 360
3.道尔顿的原子论 361
4.原子量的测定 362
5.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 363
6.有机化学的诞生:维勒、李比希 365
第三十章 19世纪的天文学 369
1.恒星周年视差的发现 369
2.海王星的发现 370
3.光谱分析与天体物理学的诞生 373
第三十一章 进化论的创立 377
1.居维叶的灾变说 377
2.赖尔的地质渐变说 378
3.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达尔文、华莱士 380
4.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赫胥黎、海克尔、斯宾塞 386
第三十二章 19世纪的生物学与医学 389
1.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微耳和 389
2.实验生理学:伯纳尔 391
3.遗传学:孟德尔、魏斯曼 394
4.微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的诞生:巴斯德、科赫 397
第七卷 19世纪:科学的技术化、社会化 407
第三十三章 科学强国的兴衰 409
1.法国 409
2.英国 411
3.德国 414
4.美国 415
5.俄国 416
第三十四章 运输机械的革命 419
1.汽船:菲奇、富尔顿 419
2.铁路与火车:特里维西克、斯蒂芬逊 421
3.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勒努瓦、奥托、戴姆勒、狄塞尔 424
4.汽车:本茨、戴姆勒、福特 426
第三十五章 电力革命与电气时代 429
1.电动机与发电机:皮克希、惠斯通、西门子 429
2.发电站与远距输电:德波里 431
3.电灯、电影:爱迪生 432
4.电报:亨利、莫尔斯 435
5.电话:贝尔 438
6.无线电:马可尼、波波夫 441
第八卷 20世纪: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 443
第三十六章 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 445
1.第一朵乌云:以太漂移实验 445
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447
3.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455
4.紫外灾难与量子理论的提出:普朗克、爱因斯坦 459
5.量子力学的建立:玻尔、德布罗意、海森伯、薛定格、狄拉克 460
6.诺贝尔奖与20世纪科学进程 465
第三十七章 穷宇宙之际 469
1.河外星系的观测与红移的发现 469
2.现代宇宙学的兴起 471
3.射电望远镜与60年代的四大发现 476
第三十八章 探粒子之微 479
1.中子、质子的发现 479
2.原子核结构的研究与强、弱相互作用理论 482
3.基本粒子群的发现与夸克模型 483
第三十九章 20世纪的遗传学 489
1.孟德尔的再发现 489
2.染色体一基因遗传理论:摩尔根 490
3.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492
第四十章 现代地学革命 495
1.大陆漂移说 495
2.海底扩张说 498
3.板块学说 499
第九卷 20世纪:高技术时代 501
第四十一章 原子能时代 505
1.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发现 505
2.推动原子弹的研制:齐拉德 508
3.曼哈顿工程: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512
4.科学家反对使用原子弹 514
5.核军备竞赛与国际战略格局 516
6.核能的和平利用 518
第四十二章 航空航天时代 521
1.气球与飞艇 521
2.飞机的诞生 524
3.战火中飞速发展 526
4.航空工业 528
5.航天的观念 530
6.火箭与导弹技术 531
7.卫星上天 535
8.人类飞向太空 536
9.阿波罗计划:人类登上月球 538
10.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543
第四十三章 电子技术与信息时代 547
1.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弗莱明、德福雷斯特、肖克莱529
2.无线广播:费森登 549
3.电视:尼普科、兹沃里金 551
4.电于计算机:巴比奇、莫克莱、冯.诺意曼 553
5.互联网与虚拟生活 561
第四十四章 生物技术时代 563
1.抗生素与化学药物:缪勒、弗莱明 563
2.避孕与生殖技术 566
3.基因工程 567
第十卷 科学处在转折点上 569
第四十五章 世界图景的重建 571
1.经典框架的内部冲突 572
2.时间性的发现:霍金与普里戈金 573
3.还原论与古典科学 577
4.量子力学与整体论 581
5.系统科学:申农、维纳、贝塔朗菲、普里戈金、哈肯、托姆、艾根、洛伦兹 587
6.生态科学576
第四十六章 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599
注释与参考文献 603
图片目录 613
著名科学家编年表 636
人名译名对照表 641
人名索引 651

亲近科学:从科学史开始
文:韩建民
出处:科学·历史·文化 2003年4月

好久没有这样激动了。今天去了徐家汇美罗城,不经意间又上到了五楼思考乐书局。刚进门就看到一幅令科学传播界激动的场景,吴国盛的新作《科学的历程》被摆在了中央位置,门口有大幅广告,十几人在那里留恋翻看。更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其中居然有几位风致娟然的女小资,用她们的纤纤素手认真捧读这本大而重的书近半小时——真想上去替作者向她们问好!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因为作者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因此也注定了本书的一些特点。在对一些历史事件描述时,既能让读者钻进去,又能让你走出来,对有些问题进行了适度反思。比如在谈到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除了对纺织、蒸汽机的发明进行了一番描述外,作者认为“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了科学—技术相互加速发展的循环机制”。阅读此书有点像登山时找到一位高水平的导游,在引领你看景的同时,还能陪你谈古论今,思考原由。  
从编史学的角度看,国际上对科学史的编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科学史学科创始人萨顿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编年史方法;二是以柯瓦雷为代表的思想史编史方法;三是以默顿和贝尔纳为代表的社会史编年法。这几种方法各有利弊,萨顿的方法虽然克服了分科史的粗浅,第一次把科学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有时会忽视和掩盖科学发展的逻辑线索;而柯瓦雷的思想史编史法,虽然注重科学概念的逻辑演进,并产生了一大批成果,但并不适于科学的各个领域各个时段;而社会编史学派虽然看到了对科学起推动作用的生产和经济因素以及社会需要,但只是到了近代科学才有如此情景。
而这本《科学的历程》,主张全面理解科学史,思想史和社会史和平共处,内史和外史适度综合。就国内而言,有关科学史话的东西出了不少,但缺乏思想性和厚重感。而关于科学史的教材虽然很多,但大都呆板雷同,缺乏活力。因此从读者角度看,出版一本大型的西方科学通史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还有两个令同行刮目、让读者感激的优点:一是插图丰富,并且随文在版面周边出现。这样能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更加生动、直观、亲切,关键是能使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和印象,并长留在他的脑海中。二是这次第二版作者弥补了初版的缺陷,下大气力补充了注释、参考文献及索引,这一部分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参考文献第十条,作者把近20年国际和国内出版的科学史书籍进行了系列点评,内容既涉及综合史,也有分科史;既谈到内史,也包含外史,洋洋三千字,大有纵论的架势。人名索引都有中英文对照,这样读者如果想进一步研究的话,可通过索引和参考文献查找更详细的资料。
如将这本《科学的历程》和曾经热销的《时间简史》进行比较,对于进一步作好科普出版和科学传播可能不无益处。吴国盛本人反对这种比较,他认为没有可比性。虽然霍金是残疾人,吴国盛是帅哥,但我们当然不能指望天下读书美女人手一册《科学的历程》。
《时间简史》的成功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恰当的炒作;二是人们对自己来自何处和未来命运的关心。况且《时间简史》有比喻精当的能力,比如将在宇宙中发现黑洞比喻为在煤库找黑猫等。难能可贵的是霍金在举这些例子的同时,并没有降低科学知识的密度。而《科学的历程》虽然也能撩拨许多人的兴趣,但就内容本身而言,诱惑不如《时间简史》大。而在语言方面,则《科学的历程》要高于《时间简史》中译本,前者语言优美流畅,一气呵成,而后者在有些地方稍显生涩。
从读者购书动机和市场分割理论看,买《时间简史》的人群,大多具有表演心理,我不一定读得懂,但我正在读着!正像《时间简史》新版广告所言“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而购买《科学的历程》的人群,大部分属于真想长点知识的。当然如果《科学的历程》大热起来,那一大批人也会过来凑凑热闹。
前些时候,《科学的历程》新版增加的最后一章,被人在网上扣了一顶“反科学”的帽子。不过人家对该书前半部分还是满佩服的,只是把这顶“反科学”的小帽子扣在了吴国盛的尾巴上。确实,吴国盛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是一个应该引起现代人反思的问题。在本书最后一章,他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认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注意到潜在的危险;人类通过大规模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一定的支配自然的能力,但也可能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
无论如何,吴国盛并不反科学——他有什么必要要反科学?吴国盛并不认为科学不好,而是希望科学能更好、更人性。至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如果作为科学传播或科普出版的理论争鸣,当然也不无益处。尽管有些争论其实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究竟那种科学传播形式读者更喜欢、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的历程》可能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亲近科学的最好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

原文链接:http://www.yuedu.org/redirect.php?tid=60267&goto=lastpost

感念6543兄!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DJVU]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DJVU]
大学视频教程 No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