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竹枝词
【基本信息】
书名: 【中华竹枝词(全六册)】
作者: 雷梦水 潘超 孙忠铨 钟山 编
出版社: 北京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12
ISBN: 7-5300-0113-2/I·17
版次: 1版
印次: 1次
开本: 32开
字数: 2545千字(全六册)
页数: 4242页(全六册)
定价: 270.00 RMB(全六册)
清晰度: 一般
完整性: 无缺页
便利度: 有书签
说明: 此套书为六册整体打包在一个PDF文档内
【简介】
《中华竹枝词》按作者年代先后分省编排,诗作繁多者又分区排列,所辑自中唐以迄民初一千二百六十多位作者两万一千六百多首竹枝词作品,煌煌然凡二百五十四万余言,真乃竹枝词林之巨制。编者雷梦水等四位先生广搜博采,或录自善本,或出之私藏,考订甄选,取精用宏,自着手汇编此书即历五个春夏秋冬。其间目录版本学家雷梦水先生未睹巨制面世而仙逝,孙忠铨先生患脑血栓之疾仍切切念兹,其辛勤耕耘,勤笃为学之精神令人感佩系之。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鸟一时啼。”竹枝词在中国民间源远流长,中唐诗人刘禹锡乃竹枝词身体力行之首倡者,后人曾据刘氏所作《竹枝》九篇及其他文献考得竹枝词乃发源于四川巴渝地区之民歌体裁。中唐以降,历代诗人作竹枝词者如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大成、王士祯、孔尚任、郑燮、梁启超、黄遵宪、苏曼殊等代不乏人。元代诗人杨维祯首制《西湖竹枝词》后,竟有数百人续作相和,一时传为佳话。元明以来,竹枝词逐渐脱离民歌本色而流变为文人手中之诗体,地域上也跨出巴渝而流布全国。清代竹枝词极一时之盛,其中董竹枝的《扬州竹枝词》和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影响最大。近世以来,竹枝词仍为诗之重要载体,其作者之驳杂,作品之繁多,均足以称道。更有一件专咏外国国情的“海外竹枝词”成为竹枝词林之奇葩。《中华竹枝词》所辑《羊城竹枝词》及《续羊城竹枝词》即有近一百五十种,《清代海外竹枝词》收录尤侗《外国竹枝词》等十八种。《上海洋场竹枝词》的编者顾炳权先生有言:“竹枝胎胚六朝,形成于唐,流衍两宋,再起于元明,入清而大盛。既播及全国,几乎有井水处无不歌之,又漂洋过海,声传国外。”实为得评!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这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主要是四川乃熊猫之故乡,竹子甚多)民歌中的《竹枝》,流传年代古老,白居易诗中有:“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一般认为是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的。刘于长庆二年(八八二年)任夔州刺吏时,这年春正月来到建平(今巫山县)见到民间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边唱边舞,以「曲多为贤」。带有赛歌的性质。他由此受到启发,就仿效屈原作「九歌」的方式,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实际是为当时民间的竹枝词歌舞作的新词。他的新词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格调,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当时的白居易、李涉以及其后的皇甫松、孙光宪等都写过竹枝词。
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宋代黄庭坚称赞刘的竹枝词说:「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苏轼也很赞赏,当黄庭坚向苏吟读刘禹锡九首中的第一首,即:「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苏轼叹道:“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见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词》)。宋代不少文人写竹枝词,除苏轼、黄庭坚外、还有苏辙、杨万里、范成大、汪元量等,都有成名之作。
刘禹锡竹枝词在民间流传很广,一直到宋代还在传唱。据邵伯《闻见后录》记载:“夔州营妓为喻迪孺扣铜盘,歌刘尚书竹枝词九解,尚有当时含思宛转之艳”。又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余当夜行苕溪,闻舟人唱渔歌,歌中有此后两句,余皆杂俚语,岂非梦得之词自巴逾传至此乎?” 苕溪在浙江流入太湖,渔歌中的后两句,指刘禹锡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元代诗人杨维祯对竹枝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清王士祯说“梦得后工此体者,无如杨廉夫,虞伯生”。杨廉夫,即杨维祯。杨维祯(一二九六——一三七0)字廉夫,号铁崖,浙江诸暨人。元泰定四年(一三二七年)进士。曾任天台尹、儒学提举等职。他为官有政绩,注意民间疾苦,写过一批民谣化的诗歌。他于元至正初年作《西湖竹枝词》九首,尔后竟有一百多人起来唱和。后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杨将一二0人的唱和辑词一八0首编成《西湖竹枝集》。并对各家之间加以评点。《西湖竹枝集》的出版,对竹枝词创作是一个有力推动。不少地方都出现冠以各地地名的《竹枝词》。(最早记载“麻婆豆腐”的便是源自《锦城竹枝词》--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要用四川话来读,才朗朗上口)
元明以还,许多文人学士写有《竹枝词》作品。比较有影响的元代如虞集(伯生)、倪瓒、马祖常等。倪瓒是著名画家。明代有刘基、宋濂、李东阳、杨升庵、徐渭、袁宏道等。
清初,康熙年间的诗人王世祯(一六三四-一七一一),对竹枝词情有独钟。他每到一地都要写几首竹枝词,如《都下竹枝词》、《汉嘉竹枝词》、《江阳竹枝词》、《西陵竹枝词》、《广州竹枝词》、《邓尉竹枝词》等等。在诗词理论上主“神韵”说,主张诗歌要“兴会神到”,讲究含蓄蕴藉,富有情趣。他在一首讲自己诗风渊源时的诗中写道:“曾听巴渝里社词,三闾哀怨此中遗。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可见竹枝词对他诗风的影响。王世祯在康熙时期主掌诗坛数十年,号渔洋山人,门生满天下,他主倡的诗风在清一代很有影响。
有清一代,竹枝词有了很大发展。康熙时期的朱彝尊、高士奇、孔尚任、查慎行等都有佳作。文人唱和之风尤盛。如孔尚任(《桃花扇传奇》作者)在康熙三一年(一六九三)与袁启旭等九人,在燕九节这一天同游白云观,回来后在同行陈健夫家中以庾信“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为韵各作十首竹枝词,共得九十首,记述了白云观庙会的各种场景。(见《清代北京竹枝词》)。到乾隆时期,连弘历皇帝也做起竹枝词来,他写有《荔枝效竹枝词》三首。这在历代帝王中是仅见的。清代中,晚期作者日众,上至达官,下至小吏,中、小知识分子,由于社会急剧变化,朝廷腐败,外国侵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引起广大知识阶层的愤懑,纷纷拿起笔来。以竹枝词为体,“或抒过眼之繁华,或溯赏心之乐事”,“运龙蛇于掌上,抒垒块于胸中”。“借眼前之闻见,抒胸际之牢愁”。写作题材越来越广泛,从记风土、写恋情、涉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都纷纷入诗。在地域上从通都大邑到大部分省区、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华人所在的域外诸国也有作品出现。如郁达夫有《日本竹枝词》、郭则沄有《江户竹枝词》、潘飞声《柏林竹枝词》、还有《伦敦竹枝词》、《海外竹枝词》等等。据竹枝词研究家们估计,从唐至今,竹枝词作品至少有十数万首以上,远远超过全唐诗歌总量。
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体;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目录】
北京
竹枝词六首
杨柳词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四首
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十首
和王左司竹枝词十首
竹枝歌
竹枝十首和继学韵
居庸道中竹枝
自燕京至马水竹枝词二首
都下清明竹枝词五首
京师竹枝词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京师竹枝词
都下竹枝词
竹枝词
丙午元宵
都门杂咏
燕都竹枝词四首
上元词
都门元夕踏灯词
灯市竹枝词
燕京杂咏
杂咏篇
京师中元词
凤城新年词
燕京杂咏
燕京春咏
燕九竹枝词
燕台杂咏
都门竹枝词
踏灯竹枝词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帝京踏灯词
燕城灯市竹枝
百戏竹枝词
燕京上元竹枝词
上元竹枝词
戏咏火判官
金台杂诗
......
天津
津门杂咏
津门竹枝词
杨柳青柳竹枝词
念堂竹枝词
天律竹枝词
津门竹枝词
津门婚礼竹枝词
津门杂咏
丙寅夭津竹枝词
河北
竹枝词二首
滦河竹枝词
北吴歌
和北吴歌
北吴歌和王退如使君
北吴歌
北吴歌
北吴歌
山庄杂咏
热河杂咏
胜芳女儿词
燕台竹枝词
魏昌竹枝词
胜芳竹枝词
蓟邱杂咏
塘湖竹枝词
山西
太原杂咏
闻邑竹枝词
广孝义竹枝词
孝义竹枝词
内蒙古
杭霭竹枝词
戈壁道中竹枝词
蒙古台站竹枝词
张家口至乌里稚苏台竹枝词一百首
辽宁
竹枝词十首
竹枝词和歌韵
沈阳百咏
大连杂咏
万泉河杂咏
吉林
吉林岁时记
松江杂咏
黑龙江
卜魁竹枝词
龙江纪事一百廿首
上海
竹枝歌
江南竹枝
上海竹枝
江东竹枝词四首
云间竹枝词
练川杂咏
练川杂咏
练川杂咏
练川杂咏
续练川竹枝词廿八首
昆山竞渡词
娄江竹枝词
春山竹枝词
申江杂咏
海上竹枝词
海上竹枝词
沪上竹枝词
续沪上竹枝词
再续沪上竹枝词
洋径竹枝词
沪上竹枝词
沪上竹枝词
......
江苏
南京地区
闻歌竹枝
变竹枝九首
竹枝歌有序
竹枝词
次韵竹枝歌答伯长
竹枝歌
竹枝词十二首
竹枝词五首
竹枝词题画竹上二首
竹枝歌
竹枝歌
海乡竹枝歌
江边竹枝词
和张率经庄竹枝词二首
博溪舟中赋竹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