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乡村里土生土长的建筑,也就是农村建筑,它包括农村的寺庙、祠堂、住宅、学堂、商铺、村门和亭、廊、桥梁、道路等等,这些建筑构成为一座村落的整体。研究乡圭建筑就是研究村落的整体和组成这个整体的各种类型的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形象艺术,建筑装饰艺术更离不开具体形象,为了使大家对乡土建筑的装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本书的开始作为上篇首先展示了乡土建筑各部位的装饰式样。本书下篇为论述部分,对乡土建筑装饰的形态、内容、装饰的用材、技艺,对乡土建筑装饰的创作思想的方面分别加以分析,目的是使读者对乡土建筑的装饰从形式到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由此而能够对乡土建筑的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
《乡土建筑装饰艺术》适用于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人员、建筑文化爱好者。
《乡土建筑装饰艺术》图书目录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乡土建筑木结构装饰
第二章 乡土建筑门窗装饰
第三章 乡土建筑屋顶装饰
第四章 乡土建筑墙体装饰
第五章 乡土建筑石构部分装饰
第六章 乡土建筑色彩装饰
下篇
第一章 乡土建筑原创型装饰形态
第二章 乡土建筑装饰形态的多样性
第三章 乡土建筑装饰形态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第四章 乡土建筑装饰内容
第五章 乡土建筑装饰用材及技术
第六章 乡土建筑装饰创作的思想与方法
第七章 乡土建筑装饰与城市建筑装饰的关系
后记
书摘
任何建筑,除了一些纪念碑等特殊的类型之外,都会有门和窗。门是供人进出建筑用的,窗是用作通气与采光的。两千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的
老子在他写著的《道德经》里就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即门,牖就是窗,可见,自古以来建筑都有门与窗。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之外,还有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的建筑,就其每一幢房屋的个体来看,其体量并不很大,造型也不复杂,但它们都不是孤立的,而总是组合为群体而出现。以北京而论,从普通的四合院住宅到一座寺庙、园林,从皇家陵墓到
皇家宫殿都是大大小小的建筑群,整座北京古城也是由这无数的建筑群所组成的庞大群体。所以,我们看建筑的门就具有了多种类型,大到北京城的城门、紫禁城皇宫的宫门,小到一座四合院的大门。以紫禁城为例,除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这四周南北东西的宫门之外,还有前朝三大殿的大门太和门,后宫的入口乾清门,再加上外面皇城的天安门、端门组成为古代礼制所规定的三朝五门之制。紫禁城内还有各组建筑群的院门和宫墙上的大小墙门,经过一座门又一座门,进了一个院又一个院,真可谓重重宫阙重重门。但这些都只是大大小小建筑群体的门,还不是每一幢房屋的门,人们还必须通过单座房屋的房门才能真正进到房屋的室内。北京的皇陵也是这些。
一座庞大的明十三陵,在陵区的最前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牌楼,这是十三陵的总入口大门。其后经过大红门才能到达每一座皇陵。其中最大的长陵前后有三重庭院,分别有陵门、棱恩门、牌楼门三重院门。如果把宝顶下的地宫打开,在地宫的前室、中室、后室和左右配殿之间也还有多道石门。小小一座四合院尽管不能与皇宫、皇陵相比,但它作为一组建筑群体也有多重门,通向胡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