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概况及地图
1
海盗式 / F4U Corsair
海鸥机翼设计的海盗式战机并不光只是美国於二次大战中最快速的战斗机之一,同时也拥有极有效的作战能力。其圆滑外型的海盗式战机可以飞行超过每小时四百英里的空速,藉由其令人印象深刻,对抗敌军战机战斗率 11:1的杰出战绩,海盗式於二次大战在太平洋战场上一共获得了超过 2,000 胜利记录。同时它也是对付地面部队一款相当有效的战机,日本人因为其攻击时所发出的特殊声音,为它取了个「死神汽笛」的封号。
2
HASEGAWA 1/48 F6F HELLCAT
F6F HELLCAT地狱猫是美国格鲁曼厂(GRUMMAN—后来推出F-14 TOMCAT雄猫式战斗机的名厂)继F4F WILDCAT 野猫式战斗机之后推出的后继机种。研发的重点在於针对日本零式战斗机的缺点,开发出能克制零战的「零战剋星」。F6F果然不负眾望,挟其2200马力的高功率引擎(零战的两倍马力)、六挺12.7mm口径的重机枪、重要部位坚厚的防弹装甲,堪称为二次大战中最强的舰上战斗机。美国海军航舰机动部队有了F6F的守护,日军飞机难以越雷池一歨。据统计,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由美国海军击落的日机,有80%以上均由F6F来包办,居功厥伟。(舰上战斗机一共击落了4947架日机,还得再加上陆上基地出击击落的209架。)
3
这是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由传奇人物凯利·约翰逊主持设计。1936年,美军陆航公布了一种双发截击机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速度为576km/h(6100m)。1937年6月23日陆军采纳了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1939年1月XP-38原型机交付使用,1月27日首飞成功,但是在2月11日加利福尼亚到纽约横贯大陆的创纪录飞行中坠毁,这时已经快抵达终点了。
如同许多其他美军战斗机一样,P-38有许多派生型号,包括P-38、P-38D、P-38E、P-38F、P-38G、P-38H、P-38J、P-38L、P-38M,其高速度和机头较大的空间也很适合作为侦察机,因此也建造了装备照相机的侦察型F4和F5。P-38被广泛应用于太平洋战场,最著名的战绩就是在布乾维尔岛上空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并使之毙命。P-38拥有许多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优良特性,高速度、重装甲、火力强大,太平洋战场上众多的美军王牌均驾驶该机。日本飞行员对 P-38 又恨又惧,称之为“双身恶魔”。
【性能参数】
型 号 P-38L
发 动 机 双发,V-1710-111/173水冷发动机,1475马力
航 程 800公里
巡航速度 483公里/小时
最大速度 667公里/小时
升 限 13400米
总 重 5820公斤
最大载弹 17600磅(8吨)
长 度 11.6米
翼 展 15.9米
机高 3米
机载武器 20mm×1,12.7mm×4
机组人员 1人
4
美国共和飞机製造公司所造的P-47雷电式战斗机,最初的设计构想为一火力不足、体形娇小的轻型战斗机,讽刺的是此机在二次大战中,却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中,体形最大、火力最强的单座、单发动机的重型战斗机。早在一九三○年代中期,美军方认为只有搭载液冷式发动机及操控灵敏的轻型战斗机,才有拦截敌机之功能。由於液冷式发动机的发展改进,使其与气冷式发动机的优点等量齐观,更由於其本身体形截面远较星型气冷式为小,装置在机头前面每单位所产生的马力亦较大,并可使机身线条更加流线,有利提升飞机操作性能。以寇蒂斯公司所推出的P-40机为例,此机原是由装用星型气冷式发动机的P-36机改装而来,自换用艾立生产之V-170液冷式发动机后,性能大幅提升,并为军方广泛採用。
一向坚持採用气冷式星型发动机的飞机名设计家,前塞维斯基飞机製造公司的总工程师麦特维里先生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虽然成功的推出P-35及P-43两型装用气冷式星型发动机的战斗机,但为顺应潮流迎合军方,在塞厂未改组成为共和厂之前,特别设计了一架搭载液冷式发动机的AP-10型轻型战斗机,此机外形仍具塞厂传统机形,搭载一具艾立生V-1710-39一千一百五十匹马力之V型液冷式发动机,机头上装有两挺五○固定机枪,翼展三十英呎,机长二十六英呎六吋,净重四千七百九十磅,最大时速四百一十五英哩,此一设计深受军方欢迎,惟嫌火力不足,建议应增为六挺机枪,且机速仍能维持四百英哩时,即愿接受。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军方与共和厂签订一架AP-10原型机合约,军方型号为XP-47型机,次年元月又增订一架改良式的同型机,型号为XP-47A。后者按照军方指示,此机可在没安装武器前先行交机进行试验评估,并列为优先生产机型。这两架飞机的造价,包括初次费用及模具在内,共为四十八万一千四百元。
在军方採用P-43战斗机后不久,克氏应陆军航空队之邀,对新型战斗机发展方向作一深入探讨。此乃因发动机的动力会随飞机上升高度而递减,因而评估直列式液冷与星型气冷式发动机,在未来发展中何者为佳。事实上,当时一些著名的战斗机,如寇蒂斯厂的P-40,贝尔厂的P-39,以及洛克希德厂的P-38机,均已搭载同型的直列液冷式艾立生发动机。但克氏仍深信星型气冷式之马力重比低,耐损力强,以及具有更佳之发展空间,虽然此型机有机头迎面阻力较大的缺点,但可藉设计加以改善。因此在P-43机的后继机型AP-4J机上,仍採用星型气冷式发动机,不过改用一千四百匹马力,并保证其最大时速可达三百八十六英哩。而更新设计中之AP-4L型机,将採用两千匹马力级的同式发动机,预期时速将达四百零六英哩。
此刻军方已被共和厂所提出之展望所影响,遂在签订XP-47原型机后,再签订八十架AP-4J型机(军方型号P-44型战斗机︶。稍后自欧洲战场传来之消息,迫使克氏面对德机之强势威胁,必须加强飞机武装、座舱装甲、自封油箱等装备外,并兼顾飞机性能之提升,如此一来几乎完全符合克氏採用大马力星型气冷式发动机之一贯主张。一九四○年五月XP-47轻型战斗机,因增加武器而无法减轻机重,达到军方所要求的标準,加之军方在选择第二代战斗机时,对於应全部採用同式之直列液冷式艾立生发动机,亦或并行使用星型气冷式,踌躇未定,因而諮询共和厂,有关该厂前所提出之两千匹马力级的AP-4L机计画。七月克氏推出此一装有八挺五○口径机枪,搭载P&W XR-2800附加排气涡轮增压器之两千匹马力发动机,保证最大时速超过四百英哩,爬升至一万五千英呎高度需时五分鐘,以及足够之燃油载量的完整计画。两个月后军方决定优先发展此机,并定型号为XP-47B中型战斗机,同时也中止之前所发展的XP-47及XP-47A型机。
共和厂在製造P-43机过程中,最初认为装置涡轮增压器不仅影响飞机外貌,并会增加飞机阻力及性能,但在G.E.公司摩斯博士所领导的涡轮增压器製作小组努力之下,克服困难将增压器装置部位远离发动机,两者之间再以导管连接且运作正常,并经成功的装置在P-43机上。但此一装备初次使用时情况欠佳,故仅限用於中国战场上。克氏为XP-47B型新机上装置此一系统,特将增压器装置於距机头螺旋桨后方二十二英呎之后机身处。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经机身底部导管推动增压器叶轮,增压器吸入之新鲜空气则由螺旋桨运转产生,并经由发动机整流罩下端进气口,其中一部分送至中间冷却器,冷却增压器输出之加压空气供发动机汽化器使用,另部分则送入增压器加压,此一系统虽构造複杂但操作性好,经使用后证明安全可靠,且不如预期中易受砲火损伤。它的功能在三万五千英呎高度时,可供发动机加压到五十二吋水银柱(Hg)高度压力,亦相当於一吋水银柱高度内每平方英吋十一磅增压气体。为了装置此一系统,克氏特将此机机身设计为两段三部分之半硬壳全金属应力蒙皮式。
机翼为双主樑张臂式低单翼,多桁条骨架金属应力蒙皮式,使用共和厂S-3型高速翼形式翼肋,配以弗莱西加装配平副翼及液压操作之NACA式开缝式襟翼。另在主轮舱后方辅助翼樑上装有电动空气压缩襟翼,使飞机在高速俯衝时拉出之用。每边机翼装有五○口径机枪四挺,弹药舱装在机枪外侧与机身垂直。此种装置使内收式起落架主轮舱位置受到限制,加之此机装用十二英呎直径之四叶螺旋桨,与地面间距必须加高,因此採用伸缩折迭式起落架解决。尾轮为可收及导向式,由於机翼内充满武器弹药,机身中也为增压器及导气管佔据,使得容纳燃油的空间极有限,但经仔细安排后,在驾驶舱之前下方可安装一个两百零五加仑之「L」型自封式油箱,另在座椅下亦可安装一个一百加仑的油箱。后续改良机种之主油箱加大,另在机腹及两翼翼下均可掛载可拋式外油箱。此外因机身内增压器导气管及油箱装置,迫使座舱位置升高,造成座舱罩后方形成二十度的视界死角,座舱风挡係由一又二分之一英吋防弹玻璃组成。座舱前方及座椅背后均装有八分之三英吋厚之防弹钢板保护。
P-47B中型机并未参战,仅在美国国内担任训练及部队换装工作。P-47C型机装用两千三百匹马力发动机,机身前段增长八英吋,使机头重量移至飞机重心之前以改善性能,并在前移之空间加装一个三十加仑水箱。採用了一种特殊的发动机注水技术,即向气缸内加注易汽化的液体(水或水和其他液体的混合物),用以加大燃气流量。从而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改善飞机的爬升和高空机动性能。此外也将机背上之倾斜式无线电天线桿改为直立型,机外油箱可换掛炸弹。一九四三年初,此机装船运往欧洲参战,由於需求量大,共和厂在印第安那州之艾文斯维尔成立分厂。另寇厂亦加入生产,惟其型号称为P-47G型,以别於共和厂之P-47C型机,但两型机构造全同。P-47D型机除装用注水式发动机外,涡轮增压器也做了些修改,在发动机整流罩后下方增设了两个滑油散热器之散热腮门,由於P-47机对地轰炸攻击任务增多,改用十三英呎桨径宽叶汉弥顿式液压恒速螺旋桨,以增加低空性能。此机又为改善视野,换用全透明泪珠型三百六十度视界座舱罩,军械方面除前述的八挺机枪外,又在左右机翼下增掛五吋高速空用火箭各五枚,或四点五吋折翅火箭三筒式发射架各一组。P-47M型机是专门为拦截德国V-1式巡
弋飞弹而製造。P-47N型机之设计主要目的是用於太平洋战场,掩护B-29超级堡垒轰炸日本本土。由於P-47机内外已无法再增加油量,只有加大机翼以为容纳,因此重新设计。N型机翼展较D型机增加二点二英呎,翼面积也增加二十二平方英呎,使用大型副翼及方形翼尖以增加飞机滚动率。起落架也重新加强使其能承担两万一千磅之重量,燃油量增为一千两百六十六加仑,在机身五处计有:机身油箱两个、左右翼内各一个、机外三个,发动机为P&W R-2800-57两千八百匹马力。翼展四十二英呎七吋,机长三十六英呎一吋,机高十四英呎八吋,净重一万一千磅,全重两万七百磅,最大时速四百六十七英哩,巡航三百英哩,升限四万三千英呎,航程两千两百英哩,武装五○口径机枪八挺,炸弹三千磅,五吋高速空用火箭十枚。P-47机全部生产一万五千六百八十八架,二战期间包括美军自用及军援盟军,对日战争胜利后,此机一度成为美战略空军、战术空军及北美防空司令部之标準战斗机。由於喷射战斗机的出现使它退为二线,转换为美国州立国民军空军使用机种。
我国在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接收原美国十四航空队之三十八及八十一两个大队所移交的P-47D型机一百零二架,经筛选堪用机七十五架,换装我十一大队P-40机。这批飞机集中南京并成立换装小组训练我接机人员。新机构造新颖,机件複杂,但因为训期有限,致受训人员多未能深諳此机特性,以致失事频传。尤以当年四十三中队编队返防西安,途中误降黄河沙滩上之损失最为严重,此机维修亦因生疏而远较它型飞机困难。故该大队真正换装P-47新机成军的仅有两个中队,另外四十四中队仍使用P-40旧机以迄来臺。
新机成军后随即参加勘乱,协同我地面部队扫荡晋南同蒲、豫东陇海两铁路沿线,暨豫北地区。三十六年,克复延安、保卫运城、清剿鲁中临胸及黄河地区共军。三十七年,黄龙山区、涇渭河谷、中原黄泛区、豫东、临汾及大原诸战役中出击频繁,无役不与。后为弥补折损补足编装,在美军大平洋地区剩餘物资中购得战机一批,其中P-47机七十架,除补充十一大队外,另外换装五大队之十七及二十七中队的P-51型机。三十八年元月,战局日趋恶化,我大陆重要基地相继撒移来臺。我空军兵力虽仍号称八又三分之一大队,但实有机数严重短缺。所幸又向美购买获得补充,其中F-47机四十二架(此时美军战斗机「P」字代表型号改以「F」字取代)及时到达。使我空军得以在长江江防、平潭、金厦及登步诸役中遏止共军进犯,确保我臺澎基地安全。三十九年韩战爆发,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臺湾中立,并派第七舰队进驻臺湾海峡。同时我方尊重友邦劝告,乃对大陆停止攻击,共军亦无力发动战争,两岸遂暂时成为对峙状态。
韩战停战后,第一批美援P-47N型机於民国四十一年十一月一日,由美航舰温汉海湾号运抵高雄港区。起岸后转运屏东空军飞机修理总厂,组装检试后分交第五及十一两个大队,以汰换F-47D型机。随后抵达的则换装第四大队之F-51机,这批飞机已成为当时我空军之主力战机。四十二年起除防卫本岛及沿海侦巡外,并掩护我游击队突击闽浙沿海共军占领岛屿。七月二十五日,五大队F-47机两架在浙江三门湾上空首度遭遇共军米格十五喷射战斗机攻击。飞行员罗辅杰上尉落海获救,田熙三中尉与敌缠斗后安全归来,赢得讚誉。四十三年,中共空军兵力增强,且急欲夺得海峡制空,出击频繁,不时与我任务机遭遇。虽然我机性能远不如敌,但在嫻熟战技及高昂的士气下,屡挫强敌。在支援友军方面,计有九三金门砲战,乌坵、大陈之战;空战部分,五月计有:披山、象山、大陈、鯁门等空战,敌我各有损伤。六月份,头门上空我F-47机两架
与敌海军航空兵之La-11螺桨战斗机遭遇,我机一架遭敌击落,飞行员黄宏宜少尉阵亡。隔日我F-47机四架在石浦上空,与敌米格十五机八架交战,我机一架遭击落一架受伤。迄至四十三年,我F-84、F-86喷射战斗机相继换装成军后始挽回海峡上空颓势。同年我四大队继一大队之后接受F-84换装训练时,将原装备之F-47机移交三大队继续使用。直至民国四十六年三月,三大队完成F-86机换装成军后,F-47机始完全退出我空军之战斗行列。
5
1944年麻省理工学院在「凯迪拉克一号」(Cadillac I)计画下,开始发展雏形系统,研究人员在格鲁曼公司(Grumman)的TBM-3W复仇者(Avenger)单螺旋桨引擎鱼雷轰炸机上安装美国海军的AN/APS-20A雷达进行了几次飞试,成功验证了侦察180公里外低空飞行物体的能力,命名为TBM-3W,并於1945年3月开始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