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活动断层与地震灾害分析视频教程45个文件 中科院研究生课程 《变形生活》(Powaqqatsi)[DVDRip]-简介及下载-综合,记录片
首页| 如何下载(?) | 网站地图
大学视频教程网logo点击查看更多 大学视频教程
网站地图 | 当前位置: 大学视频教程网综合记录片 → 《变形生活》(Powaqqatsi)[DVDRip]

《变形生活》(Powaqqatsi)[DVDRip]

大学视频教程,璇璇视频教程
资料录入:crustal

更新时间:2004-04-12 15:55:00

文件大小:680 MB

语言要求:

资料类型:

下载方式:电驴(eMule)下载
Powaqqatsi(变形生活.1988)

《变形生活》(Powaqqatsi)[DVDRip]

IMDB评分:7.0/10

注意:不需要字幕,请勿寻找字幕!


以下评论来自:
http://www.52av.net/films1_all/4941/films1_display.htm


这是Qatsi三部曲的第二部。Qatsi是美国印第安土著Hopi语,意思是生活。


  1983年,受IRS(Institute of Regional Study)委托,导演雷吉奥拍出了一部非叙事性的电视片,在这基础上,Qatsi系列第一部惊世之作《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应运而生。在得到了包括卢卡斯、科波拉等人的大力支持与推广之后,《失衡生活》在当时形成了轰动性的效果。5年以后,Qatsi系列第二部《变形生活》(Powaqqatsi)诞生,尽管没有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取得大的突破,但也不失为水准之作。


  《战争生活》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尽管《失衡的生活》与《变形的生活》都取得了相当好的评价,但在拍摄期间,导演仍然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派拉蒙公司已经为前两部电影发行了DVD,但是雷吉奥仍然坚持收回版权,让想要购买DVD的影迷单独与他联系,单价150美金,作为对第三部影片拍摄费用的支持。最后在米拉迈克斯公司的支持下,由著名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性、谎言、录像带》,《毒品网络》,《永不妥协》)出任执行制片,历经10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

评论


  首先,如果能够抛弃那些客观,冷静的评论词汇,我会说这一系列是绝对的经典,极品。对于任何有视觉感受的人来说,它带来的都是一种异乎寻常的震撼。这样的电影,绝对值得你为之购上一套正版DVD,焚香沐浴之后静下心来反复的欣赏。(注:本人与此DVD发行商没有什么业务往来。)


  库布里克曾经说:“在《2001环游太空》这部电影里,我想尽力去创造一种纯粹的视觉感受。”从某种层面上说,Qatsi系列的出现将大师的追求实现了。


  它是一次奇妙的视觉体验,一切将之诉诸于文字的努力似乎都显得徒劳。正如剧情简介中能看到的那样,这部电影中没有肌肉俊男,没有丰乳肥臀,没有一万发子弹,也没有太空飞梭。它没有恩怨情仇之类的“情节”,但是看完之后,我们却能清晰的感受到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这是一部真正“画面化”的电影,组成它的元素只有一幅幅精美的动态“照片”。同时,它又是一篇论文,一篇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论文。与其他论文形式的影片(比如著名的越战纪录片《Hearts and Minds》)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对主题进行集中的、轰炸式的论证;相反,它采取了一种看似舒缓的,散文式的方式表达。


  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曾说:“现在的观众只知道从屏幕上被动的接受信息,却忘记了主动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而雷吉奥在访谈中也谈出了相仿的观点。这部影片要传达的信息,需要观众自己去整合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面,而每个观众通过自己不同的体验,能够对其产生个人不同的理解。

高佛雷·雷吉奥与菲利普·格拉斯


  这部影片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菲利普·格拉斯的配乐。从《失衡生活》开始,菲利普·格拉斯便开始了与雷吉奥的长期合作,至今为止,他包办了Qatsi三部曲的所有配乐 (除了在最新的《战争生活》中,马友友有一段精彩的大提琴独奏)。也正是《失衡生活》,让菲利普·格拉斯声名鹊起。作为20世纪最有名的一位音乐家,他与斯蒂夫·雷奇(Steve Reich)、特里·瑞里(Terry Riley)、蒙特·扬(LA Monte Young)一起成为极简主义的代表。除了Qatsi三部曲以外,他还大量的参与了其他电影的配乐,其中包括埃罗·莫里斯(Errol Morris)的著名纪录片《细细蓝线》,马丁·斯科西斯的《Kundun》以及金·凯瑞主演的《楚门的世界》。


  或许正是由于该片特殊的非叙事的形式,音乐元素在影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很多人(包括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戏称该片是一部90分钟长度的MTV。在“画面+音乐”这样的形式单纯的结合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看到音乐对观众心理的引领,暗示与影响。在很多看似冷静的“中性化”的场景中,正是有了音乐的存在,使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感的偏向,从而使得作者的意图更加清晰,方便的表达出来。





---------------------------------------------------

以下文章来自:

http://www.xici.net/main.asp?doc=34912082

关于“南半球”的《机械生活》
作者: 我俩没有明天

发表日期: 2004-01-11 15:14:01


昨天终于看了“机械生活(Powaqqatsi)”,恰好之前听了一些菲利普.格拉斯的极简音乐。看着的时候以为格拉斯是按照差不多剪辑完成的影像素材来进行配乐的,要不就是导演高夫瑞.雷吉奥根据格拉斯已经大概成形的音乐来构建连贯影像的。而之后从导演的自述中知道了,本片的剪辑和作曲是同时的,一个传播方式影像着另一个,甚至于许多次雷吉奥试图用语言给格拉斯表述画面时,格拉斯都早不耐烦。“机械生活”的摄影是Graham Berry和Leonidas Zourdoumis,无容置疑,影片的巨大成功是与他们提供的完美素材分不开的。

影片才开始,反复敲击着的各种发生装置就与巴西巴拉伊索金矿里矿工采矿的声音极为配合,远、中、近景不断变化,更有垂直景深强调着金矿的竖向结构。其间还有一段每个镜头都短暂的与声响很呼应的劳作场景。想到阿根廷电影“旅行”也有这样对巴拉伊索矿井进行垂直展现的大段镜头,天空显得很遥远。
片名Powaqqatsi出现后,随着日出到来的第二段音乐动机较大气。画面从金色光芒下奔跑的劳动少女展开,大提琴部重复着简单的音型,长笛与管乐渐次跟着进入,随着音乐动机的铺开,画面聚焦于气势磅礴的大海以及海边劳作的渔民,定音鼓和铃鼓将管乐声响提高,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始终用大于24格/秒的缓慢特写拍摄并表现,展现了劳作者动作的力度。随着音乐动机的完全展开,镜头也转向群山间的梯田并结束。
随着一个小瀑布镜头的拉开,第三段音乐到来,低音部分对第二段在旋律上稍做了表形,而单簧管与铜管交错地展开了对话,画面上似乎是中亚地区村民的劳作,随着三角铁的进入,镜头处理上开始大用特效,如将画面完全波纹化或将大面积金黄色块(麦地)进行倾斜变化。画面恢复正常后,能分辨出音乐中有了阿拉伯色彩的旋律,此时镜头似乎对准了北非爱都因的游牧部落。
从高空鸟瞰大草原开始进入第四段,低音部分加重了不少,延续着第三段的动机,镜头里是中南半岛的劳动者,打鱼、收割、编织、买卖,长号铺得很有气势,对位的画面里有了恒河中沐浴圣水的信徒,这一段落大多为俯拍。
?#092;场随着上一段落隐约的童声渐亮,音乐动机彻底转变了,富有宗教味的神秘色彩。各大教种的寺庙也在金色中显现。打击乐进入,暮色中,渔舟开始唱晚;恒河岸,信徒开始入定;雪山间,彩旗停止飘动。结尾处,镜头定格于一个神圣村落中心的一个建筑物,是不丹,尼泊尔?
前面许多段落中都有的那个低音大提琴再次出现,镜头尽量广地呈现拥挤的印度城市街道、繁忙的闹市以及安第斯山印地安人的庆典。配乐的旋律和结构是第二段的再现和加强,镜头完全脱离开自然或人为景观,而表现人群的愉悦,甚至像是一个歌颂劳动光荣的宣传片。草原上的牧民在欢歌,人物淡出,广阔的草原呈现并渐渐叠化为湛蓝海水。
火车隆隆驶过,车厢似乎没完没了。终于,随管乐进入,画面变为都市摩天大楼的航拍。火车与屏幕的横向平行关系转变为了高楼与屏幕的纵向垂直关系。
一些美国明星以及新闻和电影片段出现,并伴有原画面音的巧妙采样,音乐动机变得沉静而深远,平静缓慢重复的音型与堆砌繁杂巨大的画面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在信息时代,我们逃不开影像轰炸。音乐动机依然,画面却由复杂混乱过渡到单一整齐,平行的楼房、行进的军队、挥手的人群、规范的办公大楼一一随长号的进入展现出来。
节奏变得轻快,乍听还以为是“泉水叮咚”。印度大都市的上班族开工了,大街上一片繁忙,这时候倒用了不少正常速度的拍摄。巨大的车流间隙,镜头总能捕捉到洪流中的个体。迷雾出现,弦乐进入,将观(听)众拉入视(听)觉的迷雾。迷雾散去,画面从繁华都市过渡到贫瘠乡下和村镇。夜幕降临,人们下班,夜市点亮,该热闹了,这时候着重表现了五光十色的香港之夜。音乐结束突然,余音却缭绕。
矗立天空烟囱的侧拍,垃圾堆里惊起乌鸦一片,超载的渡轮和列车。这时又开始了极其低沉的铜管乐铺垫,长号引领着画面中不知去向何方的人们。在对麦地纳、耶路撒冷哭墙的朝圣者给予表现后,镜头仰拍了吉隆坡双塔,弦乐随转动的摩天轮进入,拉弱了管乐。飞机从屏幕下至上掠过,管乐部分重新得到了加强,泥土倾泻、火箭升空。音乐动机越来越无从把握,多次以为即将结束,却又被进一步加强。中国民航的飞机起飞后,长笛进入,镜头转向建设中的现代化新城。
音乐节奏随画面老者和车夫的脚步加快,前面画面未来得及展开的部分得以充分表现,行进的军乐队、雀跃的球迷、罢工的人群一一完整交代。弦乐与管乐一同加强,劳动也更加热火朝天。这时出现了,前面段落都没有的快速剪辑,让画面有了短暂的压迫感,拍摄对象依然是南亚和东南亚这个发展最剧烈的“紧急地带”。电子乐器进入,伴随画面的沙尘结束了这个段落。

导演雷吉奥认为高科技的运用很重要,电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具,影片也试图将高科技神化,但是又想指出担忧。Powaqqatsi这个词在导演心里指向南半球,更广义的层面即那个南北对话、南南合作这些术语中代表贫穷、发展中的南方世界。影片画面式地展现了“南”的社会进程,或许试图粉碎以前那个所谓的南北对话标准。配乐大师格拉斯也对“南半球”抱有很深情感,当他完成片头那段配乐后,还带到巴拉伊索矿区给那的人听。
QATSI为三部曲中,国内普遍把Powaqqatsi翻译作机械生活或变形生活,把
Koyaanisqatsi翻译作失衡生活,而将Naqoyqatsi译作战争生活。观片忆名,感觉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点相称。导演雷吉奥的愿望是Powaqqatsi(波瓦卡西)代表南半球,Koyaanisqatsi(科瓦卡西)代表北半球,而Naqoyqatsi(拿可卡西)象征全球生活中的战争(冲突)。
在长达24年的工作合作中,格拉斯认为导演和配乐谁先开始进行并不重要,其实工作中两人的角色位置是经常互换的。通过这个片子,或许真的能够表现出世界的有趣在于它的多样性,才有了各种不同的可能。




大学视频教程 No Rights Reserved.